第161部分(第2/4 页)
在六部超然起来。
当年太祖深知‘轻易得到的便不会被珍惜’这样的道理,在官吏制度上,想要荣封正一品,除非你退休不管朝政,或是有大功,否则是轻易不会荣封一品的,纵你世家弟子再看不起皇室,也是如此。
如今朝廷上,乃****上朝的一品大员,也便唯谢运一人而已。
朝中之事,也便如洛鹄之言,不可操之过急,但赵淑有一事,却要火烧眉毛了。
小朱子来报:“郡主,宋先生请了媒婆去霍宅提亲了。”
“父王呢?”听了小朱子的禀报,她唯一能做的便是询问永王在何处,然后说服自己父王去抢亲。
“在沉松院。”小朱子低首回答,他也一直觉得霍姑娘便是未来的王妃了,对郡主好,待王爷也不差,太后也心喜,两全其美之事,但宋天和一出现便变了模样,为此,他亦是极为不待见宋天和的。
一路来到沉松院,永王正在抱夏里练字,赵淑有些诧异的凑过去一看,字倒是写得比以前有力道了,看来这几日都有在练。
永王撩了一眼赵淑,问:“阿君形色匆忙,可是有事?”
既是主动问起,赵淑便让周围伺候的下人们都退下,道:“父王,您觉得霍姑姑如何?”
“难得的奇女子。”永王原以为赵淑要与他商议什么大事,没想到是霍丹兰,凭心而论这个女子是让他心动的,不像看其他女子般,记不住脸,记不住名字,只能凭着衣着颜色分辨一二,那双眼睛和通体气质都让他眼前一亮,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但他非是那种唐突之人,当年心悦江影,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书六礼娶之,并无越矩。
赵淑:……,一咬牙,便问:“您就没想过把姑姑娶回来给阿君做母妃?”
永王一愣,教训的口气对赵淑道:“何人教你的这些?此话在为父面前说便罢了,莫要在外人面前说,免得别人要说你没规矩,可记下了?”他如今就怕自己宝贝闺女被人非议,他自己的名声如何都无所谓,但闺女的名声一定要好,是要被人夸的。
“父王您就说想不想罢,此处又无外人,您只管说。”赵淑打算不依不饶,不然她亲爹是不会开窍的。
“你父王是亲王,亲王妃是要你皇祖母和皇伯父同意了方可,以往与如今是大不相同,王妃不可乱娶,可明白?”他数日与洛鹄一处,也大抵明白未来大庸是个什么样境况,强强联合是要不得的,他只身一人倒还可,但他是有女儿的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闺女考虑,闺女是要嫁人的,嫁给谁,嫁什么样的人家,这得好好斟酌,他不但希望闺女嫁得好,还希望闺女一生平顺。
只是,闺女若是出嫁了,他岂不是更孤单,脑海里想起霍丹兰的身影,若是娶回来也非是不可,换个角度考虑,霍丹兰出身霍家,一流世家,将来纵然世家失势,做皇帝的也不得不顾忌世家所出的名士儒者,而不敢轻易下屠杀令,至多像对付孙家那般。
只要好好过日子,不涉入争端,一生平顺很简单。
说起孙家之事,他叹了口气,皇兄更看重名声和国朝,他这个弟弟其实要次之许多。
赵淑岂是不懂,只是觉得霍丹兰是个好女子。待自己好,会持家,将来对父王也会好罢了。
“父王。姑姑是难得的好女子,您好好想想。”
在感情的世界里,只有坠入爱河才会失去理智,才会智商为零,不过等闲心动,想一想外在干扰因素,这份薄弱的心动便可化为乌有。
以前在现代的时候。看周围同学换男女朋友跟换衣服似的,赵淑也只能摇头避开,后来在看一个访谈节目。嘉宾说,喜欢的人可以有很多,想睡她的人也很多,但真心去爱的却仅此一人。人可用来浪费的爱情不多。
后来。又有人说,每一段感情他都是认真的,用心的……自然重点在于‘每一段’,既是用心、认真,为何会出现这三个字,有人便会说外在干扰情感的因素太多。
想起这些,她越发糊涂了,这样的情感。她是不要的,宁愿没有。也不会要。
永王突然问:“阿君当真不介意为父娶继妃?”
“以前自然是在意的,但父王疼爱阿君,阿君也不能太自私不为父王考虑,您无人照顾,阿君也很担心的。”她实话实说,原本父王是自己一个人的,娶了继妃后,便一定会有同父异母的弟妹,父王便不是只是自己的父王了。
想想,她还是很难受的,说她矫情也好,自私也罢,她就是个单亲家庭的普通孩子,她渴望父爱母爱,不喜欢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