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朵。
“行了嫂子,别揪了,我服了,没人给我介绍对象了我就娶你闺女。”阴山龇牙咧嘴的说道,会场上的人哄堂大笑起来。
“你以为我闺女真嫁不去是怎么的,非要找你这个小黑土疙瘩。”杨四嫂又紧了紧手指。
“小山,你多入一股算杨四嫂的,就当聘礼不就行了。”肖阳可不怕热闹。
“小天,我家没钱,就拿我的口粮地入股吧。”王寡妇说道。
王寡妇开会很少参加,参加了也很少说话。
吕天看她旁边没有王之柔,不禁松了一口气:王婶还是比较可信的,在努力兑现诺言。这么多人看到毫无瑕疵的王之柔,肯定会炸锅。
“好的王婶,明天找张会计办手续。”
会议的内容传达完,人们三三两两陆续回家,边走边议论。
村民心态不一,有的强烈支持,有的强烈反对,还有的等待观望。吕天并不着急,新鲜事物吗,就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一定的缓冲时期。
当初引进“红提”葡萄时,人们也是观望等待。当看到一亩地收入三万多元、相当普通葡萄几倍收入时,人们态度就截然不同,纷纷跑到他家要树苗,这天哥、天弟、大侄子叫的,耳朵都疼。
接下来的几天,关注货栈的同时,吕天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集资上。
成哥被打了之后销声匿迹,好像蒸发了一样,该来的迟早要来,先不管他了。
王之柔眼睛冶好的消息全村传开,真的如水滴入油锅,人们纷纷议论起来:这个说王寡妇前世修来的福,那个说是神仙下凡,这个说和尚看女儿来了,那个说王寡妇给女儿吃了人身果。
王之柔不管这些,睁着在眼睛在村子里走来走去,还到天山货栈参观了一番。
王寡妇也是应接不暇,上门提亲的一个挨一个,谁让女儿多才多艺,还长得水灵呢。
做为发起人之一,未来产业公司的董事长,入股要绝对当顶梁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自己如果不积极入股,别人会以为这是个骗局,自己都没信心谁会跟着你干。
吕天从姑舅姨四家借了十五万,又从县城的同学张大宽借了十万,自己还有五万的储蓄,凑了三十万入了六股,这董事长必须多入,说话就会有分量。
村里入股情况不算乐观。虽然做了深入的思想工作,但入股热情不高,一共筹集一百四十股,离一期目标还差很多。
吕天把刘菱、肖阳、阴山、张侠都叫到了货栈,除了刘菱,其他人都是吕天找来的产业公司发起人,而刘菱是大学生,接触事物多,所以也找来商量下步集资计划。
“我看这些钱已经足够,弄一个上档次的生产车间就行,不用再集资。”肖阳拍拍身上的土,刚给小猪添完料,身上满是玉米面。
“这些钱看上去是不少,也能建个上档次的生产车间,但我们的定位不在这里,要建就建最好的,全国一流的,要不就不建。不然我们建了几年后就会落伍,不符合新的生产标准,还要推翻重建,那时造成的损失会很大。”吕天摇摇头说道。
“吸收了这些股金,还是看情看脸,这是天哥你,要是换别人还没这么大号召力,想再集出资来,我看有难度。”阴山晃晃头道。
张侠皱皱小巧的鼻子说道:“制约我们的还有思想问题,吕家村本来不算大,还有一部分人坚决反对,一部分人还持观望态度,要凑起1200万,难度太大。”
“说的对,干事业就得有难度,如果没有难度,谁都能干,谁都会干,也轮不到我们来干,既然启动了就要干下去,而且一定要干好,干漂亮,所以找大家想想办法。”吕天扫了扫四个人道。
“天哥,张侠说的对,我们不能把眼光只停留在吕家村,可以向外拓展,向外蔓延,周边村也可以发动发动,肯定有思想活跃的,能接受新鲜事物的村民,这样我们就能扩大入股量。”刘菱双手托腮坐在桌子旁边。
“对,我们可以到付坨村、张家村、董家铺等离我们近的村子发展,动员他们村的村民入股。”肖阳指了指墙上的地图:“我姨家在董家铺,可以通过我姨父帮我们宣传。”
张侠面露喜色:“对,张家村可以让我姑姑宣传宣传,我姑父是张家村副村支书,号召力一定强。”
“可不可以向银行贷款,这个大款能傍就傍。”阴山吐了个烟圈道。
“这个办法好,还是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五个臭皮匠能顶两诸葛亮。”
吕天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