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2/4 页)
贾母道:”林丫头念给我们听听吧;如今我眼也花了;再一哭;更是看不见了。”
我心中微微一酸;忙将信接过来;看时;却是通篇是关于宝钗入宫的疑问。信中言道:”……原思钗玉两人之事已为高堂所订;诸事皆安。不料事出有变;突有宝钗入宫之语;皇后娘娘虽大贤德;亦有不乐之意。其宫中各处更是言出纷纷;所谓未入宫;风雨已是满京华矣!元春竟无语以对;唯有深宵独泣而已。且近日常觉头晕目眩;神思恍惚;竟不知腹中块肉是否可见天日矣!。。。。。。”言辞凄婉;宛如深秋最后一片叶子在寒风中瑟缩着;仿佛随时都要飘落在风中。
信既读完;贾母早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连凤姐李纨等人也已经是泣然而下;贾母泣道:”这可如何是好?可是痛杀我了。万一元妃有个好歹;岂不是要了我的老命吗?”
我忙劝道:”外祖母且莫这样悲痛;此信也不过是元妃姐姐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焦虑才写的。毕竟宝姐姐还未进宫呢。一切尚有回旋余地也未可知的。”
贾母叹道:”可怜宝玉的娘;枉自精明;竟也是个呆子。白白叫宝钗母女摆弄了这些日子;还做梦想着让宝钗做儿媳妇呢!再想不到;原来;人家母女是有大志向的;竟要到宫中和你元妃姐姐一争高低去了。想她这样的心计与年轻美貌;想必入了宫也是要受宠的。”
我回想了一下棠儿昨日的神情与话语;轻声道:”那也未可知的。这个后宫;只怕宝姐姐未必进得去呢。再说吧;眼下先安抚元妃姐姐是最要紧的。”
贾母点头道:”林丫头;你先替我给元妃写封家书吧。告诉她;让她宽心将养好身子是最最要紧的。若是缺了什么;只管和我们要!”
我想了一想;笑道:”信倒不必写的。还是让人进宫去安慰她才好。这个时候;元妃最想见的;也就是家里人了!”
贾母叹道:”只有有诰命的人才进得宫去;如今你太太又病着了;叫谁去呢?”
我笑道:”眼下就有一个最现成最合适的人;外祖母倒忘了?”
贾母奇道:”我们家里除了两个太太和我;还有谁能进得宫呢?”
我提醒道:”外祖母想一想儿;明儿是什么日子?”
贾母未及答话;凤姐已经在旁一拍手道:”可不是怎的?明儿是我们的探春王妃回门的日子呢!她是王妃;进宫是极便宜的。”
我点头笑道:”她们是至亲姐妹;比别人更要亲近几分;且探春的聪敏元妃素知;由她来劝解;自是最好不过的。”
贾母面上终于现出一丝安慰的神色道:”你们说的极是;等明儿探春回来再议这件事吧。”她慈祥的目光凝视着我;点头道:”亏得有你们;若没有你们;叫我找谁商量去?”
凤姐儿笑道:”老祖宗是个有福的;才有了这么好的外孙女儿和孙子媳妇儿。”
贾母笑着指着凤姐道:”瞧瞧这个猴儿乖的!我还没说什么呢;她自己倒先自夸上了。也不知她的面皮是什么做的?”
大家都笑起来;李纨笑道:”老祖宗这才知道?我们家里上上下下都知道;二奶奶的面皮是针扎不进的。老祖宗倒想想;这是什么做的呢?”
大家越发笑起来;唯有凤姐正色道:”且是你们想歪了呢!这屋里的孙子媳妇可是不少;难道只是说我自己不成?我自己的本事我知道;哪里敢自夸呢?我不过是昨儿厨房里烧糊了的卷子罢了;虽说面皮又黑又硬;其实里头还是绵软还是白的呢!”
大家一听;又笑起来。贾母叹道:”也只有凤哥儿能让我笑一笑罢了。”
正在说笑;鸳鸯引了一个女子过来道:”傅府来人了;说要请林姑娘过府议事呢。”
大家忙看时;那女子正是秋英。我忙上前拉了她的手笑道:”这么冷的天;何用你亲自来;只叫别人来说一声儿就是了。”
秋英先向众人福了一福;对我笑道:”福晋说;若我不来;只怕姑娘推脱不去呢。”
我面上微微一红;暗服棠儿的心思缜密;笑道:”没有的事。姐姐但有驱使;我只有尽心尽力的;哪敢推脱不去呢?”
秋英水灵灵秋波在我面上一扫;忽然轻声一叹;叹息如同蚊语;几不可闻。道:”你好歹也让他放心罢!”
我听了微微一征;再看她时;她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神色。我心中纵有千百个疑问也不好在人前问出来;只好唤紫鹃道:”把前儿我们自己腌的青梅取来;就便儿给姐姐送去。”
秋英含笑道:”我陪了紫鹃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