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页)
的思想。
无论是赞誉还是贬低,都离不开林子轩这个名字。
可以说,林子轩虽然不在伦敦,却成为伦敦文学界。甚至是世界文坛的一个焦点。
围绕着林子轩和《1984》的一切都是新闻媒体追逐的热点。
这是一场媒体的狂欢。
如果说以前林子轩在世界文坛是崭露头角的话,现在则是声名远扬了。他的知名度和此时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不相上下。
这部《1984》的确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知名度,不过却是毁誉参半。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富有争议的作品是出名的捷径,但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林子轩刚刚安排好住处,就有多家英国媒体前来采访,包括《泰晤士报》这种大报。
在港口的时候就有记者拍照和采访,那时林子轩还不了解内情,以为英国媒体实在是太热情了,他没想到自己已经成为世界文坛的大作家了。
他没有贸然接受采访,而是让人把市面上的报纸和杂志都买回来,了解具体的情况。
看罢报纸。他心情沉重。
由于苏联施加的压力,导致国际笔会的下属分会意见不一,分歧严重,这对中国加入国际笔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国际笔会相当于作家的联合国,每个国家的笔会中心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态度。
作家有国籍,也有个人的倾向,他们追求写作的自由,也要维护国家的立场,这其中的平衡很难把握。
林子轩理解这一点。作为中国作家,他同样会维护中国的利益。
苏联发动了很大的力量来阻止和诋毁林子轩和《1984》这本书,不可避免的牵连到中国加入国际笔会的表决。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学事件,而是牵扯到更深的东西。
从高尔基的声明。到各国作家的看法,英国评论家的评论等等,形势不容乐观。
国际笔会以英国和法国的作家为主。他们具有主导权,其他欧洲国家的存在感不强。基本上以这两个国家为标杆。
现在,英国的态度模糊不清。法国持反对态度,其他国家大部分都是中立,不发表意见。
好在美国、德国和捷克等国支持中国,让局面不是那么悲观。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和苏联接壤的国家能看到苏联的真实状况,支持林子轩,那些不了解内情的作家们反而诋毁林子轩。
或许很多年后,他们会因为这件事而后悔,但在此时此刻,给林子轩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有意思的是国际笔会的宗旨是为言论自由而奋斗,并积极保护作家免受政治的压迫。
然而,现实中不可能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遭遇这件事,徐至摩和郁达浮有点措手不及,面对国际舆论的抨击,压力太大了。
他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扭转局面。
三人都是年轻人,没有退缩的情绪,反而斗志昂扬,书展的事情暂且放下,他们要对各国的作家们展开公关和游说。
商量之后,林子轩负责应对记者,徐至摩和郁达浮拜访其他国家的作家。
他们的游说策略是把林子轩和中国加入国际笔会分割开来,不能把两件事混为一谈。
面对记者,林子轩畅谈了写作《1984》的初衷,灵感来自于在莫斯科和扎米亚京的谈话。
他不认为这部小说是在讽刺苏联,而是描写了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民主和极权的界限在哪里,世界未来会不会走向小说中描写的社会。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但很多人却把它当作了现实主义作品来读。
林子轩表示很无奈,他觉得苏联太敏感了,作为一个大国没有相应的气度。
英国记者做了不少功课,他们询问林子轩对苏联的看法,并引用了林子轩在中国报纸上的段落,以此证明林子轩批判过苏联。
对此,林子轩直言不讳,那的确是他的真实看法。
媒体就是这个样子,想要报道大新闻,英国记者显然想把林子轩塑造成一个反抗苏联的英雄形象,而高尔基是苏联的保卫者。
两位大文豪之间的激烈交锋才是读者的最爱。
于是,他们询问林子轩对高尔基的看法。
林子轩想了想,这样回答,他敬佩以前的高尔基,而不是现在的高尔基。
英国记者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用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标题,导致报纸的销量大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