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包重课业难补习班层出不穷,是作业和成绩的奴隶,美国则似乎相反,孩子作业少课业简单
放学早课外活动多……一个极端固然不好,另一个极端却未必就好。调查表明,美国中小学
教育质量不佳。03年
OECD的一个报告指出,在
38个被调查国家中,美国
15岁学生的
数学能力排
24,科学能力排
19,阅读能力排
12,解决问题能力排
26。在一个竞争激烈
的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放弃基础教育,就是放弃未来。美国这样一个一心领导世界的国家,
怎么会听任自己的中小学教育沦为“二流”呢?
“不让任何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育改革方案,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台
的。它是联邦政府针对公立中小学的一场教育改革,01年底国会通过,02年初由布什签署,
至今已经
5年。
这个改革的宗旨就一条:让公立学校对公共资金负起责来。其核心举措是用标准化考试的方
式对
3到
8年级的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进行年度检测,以此衡量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
如果学校连续两年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那么就应该允许学生转到别的学校去。
如果连续五年没有改进,就可能更换该校的领导管理层。当然,该法案还包括其它的重大举
措。包括加大联邦政府的教育投资力度;考核教师的水平,给教师的“上岗”设立一个门槛;
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方式有更大的发言权,也给家长择校更大的自由等。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这个教育改革的本质,可以说是“将竞争机制引入计划经济”。美国教育部声称,此项教育改
革
5年来成效显著:9岁儿童过去
5年的阅读能力提高程度超过之前
28年的总和,为
1971
来最高;数学能力也是
1973年以来的最高点(13岁儿童的数学能力则为有史以来最高);
9岁黑人和西班牙裔儿童的数学能力达到新高,白人学生和有色人种学生的差距缩到有史以
来最小。
当然,这项改革也不是没有阻力。最大的阻力,显然来自于教育系统内部。这其实不难理解,
以前我就是制造产品就行了,现在你非要加一道产品质量检验的程序,还要考核我的技术水
平,我当然不乐意了。教师本来就是工会势力的“重镇”,加上政府的钱谁花起来都不心疼,
所以说这项改革的确是触动了一个重大利益集团的根基。
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不看到。这项改革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比如,由于标准
比如,又;准标核考的自己低压意地刻,”绩成出“了为州些的,一府决定是州政准标的试化考
不少老师抱怨这种考核方式只是鼓励“应试教育”,并不一定真正提高学生们的水平;还有人
指责联邦政府投资力度不够……当然,这些批评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性的,对“公共教育质量
应该有评估标准”这个核心,并没有太大争议。
其实,这项改革体现的是民主体制的基本精神之一:公共资源的要对公众负责。让贪官污吏
们公款吃了喝了固然令人痛心,但即使是用在公共事业上,如果对这些钱花的效率效果不闻
不问,一味砸钱“连个响”都听不到,同样是浪费的一种。事实证明,公共教育是投资的问题,
但不仅仅是投资的问题。如果没有对教育质量进行考核的问责体制,再多的钱都可能打水漂。
比利时人均教育投资只有美国的一半,但因为开展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学生水平远在美国
之上。虽然考核体系可能强化教育中的“应试”成分,但是别忘了,美国不是中国,美国的国
情并不是孩子们背着小山一样的书包起早贪黑地做作业,而是孩子们书包都用不着背下午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