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需要之时,建功立业。
孝悌里小学
政和二年冬。”
学校对岳飞在学校的表现,评价很高,岳飞以为教授的评语,甚慰父母之心,念完,双眼望着父母,期待他们表露喜悦,不期父母听到“弃校”二字,心下早已暗自叹惜,姚氏心怀愧疚:
“弃校,这是没得法的事情!不是父母不要你升学,是你生在白屋人家,只得上个私学。。。。。。”
上私学就不能升学?并非姚氏出言蹊跷。
时国家有两类学校:私学和官学。私学只设小学;官学有县学、州学、太学三个等级,官学受朝廷严密控制。只有八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和少数所谓寒俊,才有资格入读。
自崇宁三年,至宣和三年,徽宗诏令崇宁兴学,实行新“三舍法”: 士人必须由县学升入州学,再由州学升入太学。只有取得太学生的资格,才能参加科举考试,更有甚者,自大观元年(公元1l07年),朝廷干脆用太学的考试完全取代了科举。这意味着官学之外的所有士人,都排斥在升学和科举之外。
因岳飞在乡下一个私学里读书,未入官学,小学毕业,失去升入州学深造的资格。
不等母亲言讫,岳飞道:
“名与实,哪个重要?不用问,实重要。在哪里上学,只是名;读不读书,才是实。依教授所嘱,弃校不弃书,就够了。”
岳员外只得令岳飞放弃上学,在家耕读。自此,岳飞旦则打樵放牧; 暮则诵读书传。在此之暇,以骑射武艺为乐。
光阴迅速,不觉到了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春,夜间风清月朗,正是说书艺人,时称“说话的”,走村串巷说书的旺季。一般的说书人,不过谈传奇艳事,述些乡谣野史,图个好听;最有益的,论些人情世故,说些因果报应,劝人弃恶向善,诸如后妻谋害前妻儿女,后来天理昭彰,反受了国法等。
却有一个特别的说书人,是个老来瞎,近来常到孝悌里说书,深受岳飞追捧。他幼习历代史书,长攻军事。又因常年说书,锻造一幅铜牙铁嘴。谈论古今,畅如流水;说国贼怀奸从佞,令愚夫等闲生嗔;说忠臣负屈含冤,铁心肠也下泪。。。。。。
他说得最出彩的,当数古代抗击外侮的军事英雄的故事。
一日,他说了个《大战匈奴》的故事。一个人扶着他坐定,便铿锵开腔了:
“话说战国中期的一天,居住在北方的中国人,突然成千上万地携妇将雏,惊恐万状地往南逃奔,仿佛后面追来了洪水猛兽。往他们身后看时,只见是一群大胡子骑兵,追杀劫掠。古代中国上千年的梦魇匈奴之患开始了。匈奴举族为兵,剽悍灵动,凶残无比,到处烧杀掳掠,所过之处,留下的是一片废墟,一地白骨。以后,只要大胡子冒头,一声‘胡人来了!’中国人吓得四处逃窜。。。。。。”
说到此处,那瞎子把蒙恬、卫青、霍去病等悍将; 抗击匈奴,所展现的那等神气、威风、勇武,以及他们所建立赫赫的战功,说得绘声绘色。
当说到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胜归来,汉武帝要为他建造府第,霍去病坚辞不就,慷慨激昂说道: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句豪言壮语,令岳飞血脉贲张; 极为震撼; 心灵有着强烈共鸣。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默地赞叹道:
“多么豪迈的语言,多么高尚的胸怀!”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 皇帝也卖国
说书人将故事说完,听众渐渐散去,独岳飞走上前来,躬身叫道:
“说话的大伯。”
“说了二三十年的书,人人都叫我‘喂,说话的’,还从未听见有人叫过我一声大伯。”那瞎子心里一惊一喜,笑着喝了声彩:
“这声音像是自天外来。”
正在他惊喜间,岳飞走到他跟前,不管他看不看得见,深深做了个揖。哪知这说话人眼瞎心不瞎,极口称赞道:
“你,一个总角小少年,却大气非凡,有飘然出世之表。疑是天上仙童,不信人间小子。却与我一个说话的,行如此大礼,叫我如何是好?”
岳员外连忙赶过来谦逊道:
“小犬姓岳名飞,字鹏举。年已十一,不过一乡间村劣。”说完,退在一边,与姚氏一起静静站着。
“不知岳少爷为何事呼唤?”那瞎子坐在椅子上仰头问道。
“请教大伯,自古中国,谁是第一等的军事家?”
瞎子仰着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