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心中常常泛起一阵莫名的悲伤。
十天里,慕容无风总是在黄昏时分准时回院,每天晚上他都陪着荷衣,要么柱着拐杖,扶着廊沿在院子里散步,要么干脆出谷,去神农镇逛街。
剩余的时间,他或者阅读医案,或者教荷衣习字。
荷衣无事,便在一旁替他研墨。
她认得的字不多,慕容无风常常便把每天所读的医案中任抽出一张来,叫她辨读。
荷衣便会把头凑过去,扒在桌上,绞尽脑汁地辨认着一行行的蝇头小楷。
他喜欢在一旁看着她痛苦地思索,然后看着她突然跳起来,好象大获全胜般地叫道:
“这个字!这个字我认得!”
慕容无风连忙找出一张纸,将她认得的字抄录下来。十天下来,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除了最最常用的字之外,如果一个字的笔划超过了七划,荷衣就基本上不认得了。
可是荷衣却知道慕容无风很有学问,因为外界里都传说他是少年天才,博闻强记,若不是身子残疾,他只怕早已象他那几位显赫的祖先做了朝廷的大官。
她却一点也不明白除了医术之外,他的学问究竟在哪里。
因为其一,慕容无风从不在她面前吟诗弄句,说的全是她听得懂的大白话。其二,倘若他有事晚归,差人送来的字条荷衣也全看得懂。因为上面写的每个字绝对不多于七划。其三,他从不在她面前谈论医务,却喜欢听荷衣讲各种各样的江湖故事。其四,他有一个巨大的藏书室,里面似乎有成千上万册的图书,他却几乎从来不进去。
所以荷衣自己得出的结论是,慕容无风其实和她自己一样,其实是一点也不喜欢读书的。
在她看来,有学问的人说话从来都是半文半白,旁征博引,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读过书的。而有学问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则一定要让平常的人看不懂,否则何以知道学问来之不易?
想到这里,她的心中不禁有些替慕容无风难过。
以他的智能和毅力,倘若他的身子和常人一样,他只怕早已纵横江湖,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大侠。
有一次,她直截了当地问他:“无风,你很有学问么?”
慕容无风连想都没想,就答道:“没有。”
到了第十一日,慕容无风开始忙了起来。这一夜,他有一个棘手的病人,因此留在吴大夫的诊室里通宵未归。
荷衣顿时感到一种平生从未尝过的冷清。
她原本在江湖上长年流浪,一向是在荒郊野外倒头就可以入睡的。
和他在一起不过十来天,她已觉得一刻也离不开他。
这一夜,她辗转反侧,担心他的身体,听着走廊的动静,盼着他回来。在期盼之中,她破晓时分方迷迷糊糊地睡去。
第十二日,慕容无风仍没有回院。只是托人传话,说他那个病人没有起色,可能要晚一些回来。
她于是又在焦虑不安之中过了一宿。
人们传说慕容无风曾有七天七夜不休息,守在一个病人身边的记录。一旦遇有疑难绝症,他常常比他所有的学生都能熬夜。
可是,他的身体……
快到黄昏的时候,慕容无风还没有回来。荷衣终于着急了起来。
好在她知道吴大夫的诊室在一个粉刷一新的院子里,离竹梧院并不远。
院门紧闭。
荷衣在门外躇踌半晌,终于敲了敲门。
敲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缓缓地打开门。
女孩子穿著一件淡黄色的衫子,质料很考究,脖子上的珍珠闪闪发光,手腕上的金镯子和玉镯子套在一处,叮当作响。她显然不是吴悠。不过,她看上去似乎很不高兴这个时候有人来打扰。
“姑娘是哪个院子的?有什么事么?”她堵住门,问道。
荷衣微微一笑,道:“我……我找慕容谷主。”
“现在人人谁都找他,不过先生没空。方才我已挡了一拨,就连陈大夫院子里的小环来了说有急事,他都不见。”女孩干净利落地道。
“我……我……”荷衣原本想说她是荷衣,想了想,又觉得如此说来不过是自找没趣。便道:“我不急着见他,只是……只是在诊室外面等着他就可以了。”
女孩子匆匆地将她打量了一番,似乎没有时间应付她,便将门拉开一角,道:“你愿意等,那就等罢。”
诊室就在离大门不远处,黄衫女孩将她带到诊室之外的报厦,便忙着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