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王耀武却为补给迟迟不到发起愁来,由于第三战区的兵站辎重不健全,山洪又将桥梁冲毁,导致战区原先就不足的输送能力更加削弱,74军的补给发生极大的困难,本应补发的四百万发弹药因无车辆运输,只实得五十万发,军粮也接济不上,有一度全军不得不以食粥果腹达四五日之久。
大敌当前,再大的困难也得顶住,敌人可不管你是否备足了粮弹,转眼已经攻到了眼前。
在汤溪、龙游的外围部队没能有效抵挡日军优势兵力宽大的正面进攻,5月26、27日,汤溪、龙游先后失陷,日军继续西进,向衢州东南方向集结,开始在74军的正面展开威力搜索,势头强劲。
在灵山的51师首先与日军第22师团接战,双方在天福山、红桥激战两天,战事胶着。5月30日午夜,日军干脆绕过51师的阵地向衢州进扑,同时向58师在大洲镇、江西堂背山、学士铺猛攻,张灵甫指挥58师三个团奋力拒敌于衢州东南郊外。
74军依然是日军重点捕捉的目标,在向金华、兰溪进攻时,日军已经得到情报,获悉74军进入了浙江境内,并且判断它可能会在衢州附近参加决战。不过战区和74军这次的通讯保密工作做得比较好,日军一直没能侦知其具体位置和兵力详情,74军在衢州东南不同寻常的强力抵抗引起了日军的警觉,日军的战史在5月30日的作战记录中有如下记载:“尤其是第七十四军,该军在长沙会战中是一支相当活跃的军队。敌军在无线通讯中对其所在位置虽极力保密,但我判断这支军队有可能位于灵山镇(龙游东南十五公里)一带的山中,或正在向这一地区前进。特别是我军在金华以西行军过程中,沿大路前进的河野旅团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便到达了龙游。相反,在其左方前进的第二十二师团却遇到敌军的顽抗。因此,感到南方山区颇为可疑。”日本政府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昭和十七、八(1942;1943)年的中国派遣军》(上) *史资料丛稿译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 贾玉芹译 中华书局 1984年1月次日,敌22师团截获74军一辆汽车,从中弹牺牲的74军一名副官身上搜寻到若干文件和无线电情报,从而查知了74军各师在衢州东南的阵地布置情况。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节浙赣风雨鄂西路(3)
6月3日,日军下达了向衢州全线进攻的命令,74军在大路口、大滩、黄坛口一线的阵地炮火连天。一大早,敌集结三千余人攻击58师在衢州以南六亩尖、石宝街的阵地,遭到痛击后,第二天又出动三千余人,附炮十二门,继续向58师的大毛坪、红头背山进攻,中午时分还从黄坛口迂回58师的阵地,试图从南面突破防线,张灵甫及时把预备队172团拉到石室,粉碎了日军迂回侧击的企图,傍晚再击退另一股日军两千余对凹石岗、雷公殿山地猛扑。
长沙三次会战前,蒋介石在南岳召开军事会议。
74军与友军一起在衢州东南奋勇阻击日军西进,第三战区见敌人开始围攻衢州,我军以衢州城为核心吸引敌人的计划基本落实,认为预定的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就在日军总攻的同时,顾祝同于6月3日下令战区两大集团军攻势转移,准备次日与敌人决战,74军的任务是由大洲镇及其以西地区转移攻势,压迫敌人于衢江南岸歼灭之。就在各部队蓄势待发之际,蒋介石却又改了主意,他当晚发来急电,命令顾祝同放弃衢州,各部就近转入山区隐蔽待机,不与敌人决战。
统帅部迭次命令三战区放弃预定决战计划,这在以往引起过不少负面的评论,多指蒋介石主观上只图保存实力,消极避战。不可否认,蒋介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确报有坐等观望的心态,但是在此次战役之初,他核准的作战方针和方案还是打算进行决战的,之所以变更为避战,主要原因还在于日军在东西两线先后共出动了八十七个步兵大队进攻浙赣,其中浙江方面有五十八个大队共计四个师团加一个混成旅团,其实力之雄厚出乎国军统帅部的预料,根据战局的发展,统帅部进而判断,日军主要是为摧毁丽水、玉山、衢州等地的机场而来,应属于“短促突击”式的有限度进攻,依据近年的战役经验,日军不大可能把机动兵力长期陷在这里作占领军,不久应会自动退兵。基于这样的判断,蒋介石决定避免主力部队作不必要的牺牲,避敌锐气,意图积蓄实力伺机再战,从策略上说,也有打不赢就走的“敌进我退”的考虑。
第三战区根据蒋介石的命令立即变更了部署,决定由第86军留下一部在衢州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