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部分(第2/4 页)
团结两岸三地电影人,已经不止一次要求许辉摆正好自己的姿态…
实在不行,许辉人不去不就行了嘛!
16号晚,就在电影宫旁边的咖啡厅,许辉接受了时光网的专访。
“首先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我把它特意用一种浪漫唯美的方式呈现出来。”
对了,插一句这个时空没有罗伯托贝尼尼,更没有原版的《美丽人生》!
“故事的来源?应该是我在拍摄《天堂电影院》的时候,看了太多意大利电影,是这样的,原本这个故事应该是一个关于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后来,我觉得可以虚构一个叫乔多的男人,背景就放在了东北…”
“我怎么评价?”
“我觉得在我的电影序列里,它应该和《天堂电影院》、《驴得水》包括我之后想拍的《美丽传说》一样,属于比较深刻的故事吧!”
记者接着问:“那您觉得《美丽人生》是一部商业片还是文艺片?”
“…为什么非要分商业片、文艺片?我觉得电影就分两类,好看和不好看!”
许辉皱了皱眉头反问了一句。
“但是…大部分大卖的作品都是商业片…”
记者强行辩解了一句。
“…那它们好看吗?”
“这个…”
“所以,以后评价一部作品就简单点,直接点,咱们就用好看还有不好看区分,多好?”
时光网的记者有点慌张,他这是被焦做人了?
“那你觉得《美丽人生》拿金棕榈的可能性有多大?”
“…”
许辉懒得搭理他。
这种问题也能提问?
“许导?”
“…第一,大部分主竞赛单元的作品都还没放映,你让我现在就预测结果?第二,这届评委会的主席是简坎皮恩,她偏向什么样的题材?我也不知道!所以,我觉得还是安心等结果就好!”
勉强回答了一波。
“…那许导,您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创作上慢慢改变?”
“有一点吧…”
“您觉得这种改变是好还是坏?”
“谈不上好坏,但是我明显能感觉到自己现在更依赖故事本身,内容大于形式。反正都是为了电影服务!不过,接下来我可能会拍一部大制作的特效电影。”
“特效电影?”
“嗯,《青蛇》!”
番外十六
电影是很美好的,当你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看一部励志的电影,你会重新燃起对未来的渴望;
‘你要尽全力保护你的梦想。那些嘲笑你梦想的人,他们必定会失败,他们想把你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我坚信,只要我心中有梦想,我就会与众不同。你也是…’
当你处于感情纠结的时候,可以看看一些经典的爱情电影,他们会告诉你真正的爱情就是当你遇到了对的人。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只是突然在那一刻很想念她。我一直怀疑27岁是否还会有一见钟情的倾心。’
戛纳几天,许辉很轻松,几乎推掉了大部分的酒会之类的,准备好好接受一下各国文艺片的熏陶。
对于普通电影行业工作人员,戛纳的热闹与他们无关,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在电影市场部分…
如果是主竞赛单元电影,需要门票就算了,还要换晚礼服才能进入卢米埃尔大厅。
看了一场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的《搜寻》,因为他是奥斯卡最佳导演《艺术家》的导演。
这么响亮的名头,捧个场也是应该的。
这个导演是个极聪明的人!
《艺术家》就能看得出来,那是一部为了奥斯卡量身定制的作品,黑白片、无声、模拟好莱坞经典时代明星的举手投足,这对平均年龄56岁的奥斯卡评委们来说,实在太和胃口了!
最主要的,电影开场的年份是1927年,这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产物奥斯卡的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预科学院正是这一年诞生的!
《搜寻》也一样,聚焦的是第二次车臣战争!
看完之后,许辉有点失望,这片子冗长煽情,主观意识太强了,完全站在了美国的立场,尤其是结尾时候主角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太做作了…
投机性实在巧合的有点过了!
差评!
当天晚上,《冬眠》公映,它的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是戛纳的嫡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