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想要拨浪鼓啊,爷爷给你做呗。”王大志笑得满脸褶子,“这刀太快,小心把手拉个口子。”
陈书华摇了摇头,坚持要求自己动手。
陈书华点燃火盆,将李笑宇放进草窝子里,解释道:“雪生,我要用刀,怕伤着你,你先自己呆一会儿。”
李笑宇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出陈书华自己动手做拨浪鼓的用意。
他笑眯眯地看着陈书华,心头泛起丝丝甜蜜的滋味。
陈书华的动手能力很强,他的那双小手虽然瘦骨嶙峋,还带着老茧与冻疮,却异常的灵巧。
在王大志的指导下,他只花了小半天时间,便做好了一只拨浪鼓。
“爷爷,你教我在杆子上刻字,好不好?”陈书华举着拨浪鼓提出请求。
“好啊。”王大志欣然道,“刻什么字?”
“雪生。”
“果然是做给雪生的啊。你们两兄弟的感情,真是好!”
王大志找出一把小刻刀和一根木棍,手把手地教陈书华刻字。
陈书华练习了半天,刻坏了十几根木棍,总算练出了点模样。
王大志查看了一下陈书华最新的作品,啧啧称赞:“小华啊,你这双手可真巧!爷爷以后把手艺都传给你,保管你将来不愁饭吃!”
“谢谢师父。”
陈书华甜甜地叫了一声,当即跪倒在王大志面前,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
“小机灵鬼!”
王大志笑呵呵地将陈书华拉了起来,慈爱地摸了摸后者的小脑袋。
“听说你这次考试又考了双百、又是第一名?”
陈书华点了下头,满脸都是自豪之色。
“好孩子!有出息!”王大志鼓励道,“好好学习,将来考状元!”
陈书华重重点头,问道:“师父,我能给拨浪鼓刻字吗?”
“你先刻上吧,以后还得好好练习。这刻字的功夫,可不是三两天能够练成的。”
陈书华点了点头,捏着刻刀在拨浪鼓的杆子上一笔一画地刻画。
完工后,他将拨浪鼓交给王大志检查,得到了老人的夸奖。
“咚咚咚咚……”
陈书华摇着新鲜出炉的拨浪鼓,带着一脸献宝似的神情走到李笑宇面前。
“雪生,这个送给你。”
李笑宇接过拨浪鼓,瞅到陈书华的两只小手上新添了数道细小的伤痕,眼眶不由得有些发热。
他仔细地盯着杆子上工整、有力的“雪生”两个字,心里一阵酸楚。
以后,我恐怕不能再用以前的名字了。
就叫“雪生”吧,挺好!
1982年1月24日,除夕。
平桥镇家家户户贴春联,张灯结彩过大年。
福利院里住的虽然都是鳏寡孤独,却也成了一个大家庭,其热闹、祥和的气氛不输给任何一个普通人家。
前世的李笑宇,虽然自幼移民美国,却和许许多多的华人一样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往年,不管工作多么繁忙,他都会回家与父母、弟妹团聚。
前世的1982年那会儿,李家在洛杉矶只有三口人。
当年的日子极为清苦,李氏夫妻俩拿出了小半年的积蓄,才拼凑出一桌有鱼有肉的除夕夜晚餐。
而第二天清晨,年仅7岁的李笑宇还要冒着寒风送报挣钱。
李笑宇功成名就之后,李家人经常在除夕夜的团圆宴上忆苦思甜。
当时的李笑宇,从未想过自己会换成孤儿的身份重新回到过去,再过一次清苦的日子。
餐桌上有鱼、有肉,不过,分量实在太少,根本不够在座的每个人夹一筷子。
大人们都自觉地不向鱼、肉伸筷子,只是喝着自己碗里的粥、吃着咸菜。
孩子们则个个盯着桌子上的鱼、肉两眼放光,却没人好意思第一个伸筷子。
后来,刘春花将装着红烧肉的大碗端了起来,绕着长条餐桌走了一圈,往每个孩子碗里夹了一块肉。
她又将红烧鱼拆分开来,给每位老人分了一块。
看到孩子们个个像饿虎扑食一般吞掉红烧肉,李笑宇突然感到一阵心酸。
他生前热衷于慈善事业,十几年来陆陆续续捐赠了近10亿美元。
此时此刻,他真想那些钱能够惠及这里的孩子。
可惜,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