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1/4 页)
那两边的情报自然是不断送到高丽来,可是那些情报都只是描述一些大致的情况,想要详细的了解那两地的情况,还需要亲自前去,亲自调查,可惜武栋现在根本没有这样的时间。
“夫君,还要去军需营吗?”走到仁川城半路的时候,李师师突然问道。
“当然要去!军需营现在正在研制火炮,也不知道研制的情况如何了。”武栋道。
“火炮?就是夫君你所说的可以一炮轰死成千上万人的超级武器?”李师师好奇的问道。
“嗯!我本来以为想要研制出火炮非常的困难,谁知难度没有我想象的高!凌振在负责这件事情,相信有所结果了吧。”武栋道。
那个凌振也是水浒好汉中的一员,人称“轰天雷”。他本是朝廷都作院的火药专家,今年年初的时候来到高丽,当时武栋就把研制火炮的任务交给他。前段时间武栋从东瀛回来的时候,凌振就说火炮即将研制出来,现在又过了许多天,应该有所结果了吧。
众人朝着军需营而去,军需营名义上是一个“营”,实际上编制很大。整个军需营,工匠的数量达到了三万人!除了一小部分是从大宋朝廷的都作院出来的之外,其余的则是从大宋各地雇佣而来,另外还有一些高丽、东瀛的匠人在这里。当然高丽、东瀛现在的技术十分落后,远远比不上大宋,他们的匠人水平也相当的有限了。不过高丽、东瀛的匠人有些特殊的技艺,高丽人擅长造船,东瀛人擅长制刀,这些是大宋匠人暂时比不上的。
军需营里有无数的房屋,里面不断发出各种叮叮当当的声音,明显是那些工匠在劳作。
“现在军需营一个月能够生产5000弓弩,如果加快速度的话,甚至能够生产7000弓弩。”李师师道。
她以前一直负责军需营,所以对于军需营的情况也十分的了解。现在军需营的三万匠人中,有将近一半都是负责弓弩生产的,因为弓弩现在已经成了梁山的主要武器之一。一个月5000,一年就五六万的弓弩,足以满足梁山的需求了。
“数量固然重要,技术的提高也十分的重要!师师,我们要加大奖励力度。”武栋突然道。
“加大奖励力度?这……夫君,现在的奖励力度已经很高了!弓弩方面,只要有人能够提出一点点的改进,就是50两白银,这难道还不够吗?”李师师惊讶的道。
50两白银,足够普通家庭吃喝数年了,武栋竟然还要加大,难怪李师师惊讶。
“不够,远远的不够,还需要提高!回去之后,我和你好好的商议一下奖励制度的问题,然后咱们立即实施!一定要鼓励那些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明的匠人,让那些匠人明白,只要你能够在某一个技术方面做出改进或者提高,或者发现了一些别人发现不了的原理,那就能够获得常人一辈子都无法获得的财富。”武栋道。
“好吧。”李师师点头,不过对于武栋的说法还是不太赞成。
大宋朝工匠的地位极低,就算是朝廷都作院中,匠人的地位也不高,收入很低,甚至养活不了他们的家庭。现在梁山的军需营对于匠人已经非常的照顾了,匠人的生活水平已经超过普通人了。所以继续加大奖励,李师师觉得很难接受。当然作为一个女子,从小被灌输“三从五德”,她可是不会随意和武栋争辩的。既然武栋觉得不错,那她也就认可了。
当来到军需营最南边的一排房子前的时候,武栋进入了其中最大的一个房子,终于在这里看到了凌振。
凌振正在那里专心的火药,武栋突然来到他的面前,道:“凌振,火炮研制的如何了?”
“啊?大都督,您怎么来了?参见大都督!”凌振急忙跪下行礼。
“快起来吧!”武栋笑道。
“大都督,我们已经制作出来了火炮的炮筒,本来我还想去仁川城请您来观看火药发射,却被告知你去了外地。现在您来了最好,我们今天就来发射火炮。”凌振道。
“今天就可以了吗?”武栋大喜。
“自然可以了!主要是炮筒制作,只要做好了炮筒,其他的都不成问题!”凌振笑着道。
众人跟着凌振往前而去,来到后边的院子中的时候,发现这里放着一个极大的炮筒,和武栋在后世所看到的那些“文物”火炮一模一样!
巨大的炮筒,至少在五米以上,全部都是黄铜做成,上面披着一块红布,看起来威武不凡。
“大都督,为了做这个炮筒,耗费了2000多斤黄铜,这个东西异常的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