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页)
的最好
的领导之一。董事长听到以后随即飞往外地。两天之后,他
就带回来那位副院长签好了字的聘约。一个月之后,原院长
很体面地退休,医院发给养老金,他自己也觉得如释重负。哈
里·塔马塞利继任院长。现在医院的整个行政部门的工作都
打上了塔马塞利那种精明强干和讲求效率的印记。
一年以前,欧唐奈被选为医院的医管会主席,使他成为三
郡医院医务工作的头把手。从那个时候起,欧唐奈、塔马塞利
和钱德勒一起顺利地改善了本院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的进修
计划。现在要求进这座医院的申请已日益增多了。
但是欧唐奈知道,前进的道路还是漫长的。从一定意义
上说,要实现一个远大的计划,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这个计划
所包括的三个方面也就是医务工作的三个领域:医疗服务、培
训、科研。他已经四十二岁了,再过几个月就满四十三岁。能
否在今生完成他准备做的工作呢?没有把握。但是,已经有
了一个良好的开始。这是值得欣慰的。现在他相信,三年半
以前他在飞机上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当然,从目前的格局看,还有些薄弱环节。这是难免的。
这么庞大的事业怎能一蹴而成呢?某些资历高的医务人员对
改革仍有抵触。这些人在董事会的老人当中很有影响。董事
会里以尤斯塔斯·斯温为首的老人仍然十分顽固。欧唐奈想,
这也许是好事,有个对立面。有人说:“年轻人改革得太多、太
快了。”这批评也许还有道理。正由于有这么一股保守力量,
有时作计划就不得不谨慎些,这未始不是一个有利因素。欧唐
奈自己是接受这种现实的,但是他发现,这很难使一些新人信
服。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情况,使他和罗弗斯谈完话之后大伤
脑筋。三郡医院病理科仍然是以前领导班子的一个堡垒。约
瑟夫·皮尔逊大夫在这所医院已经工作了三十二年了。他一
向把病理科当成他个人的领域。他和董事会的老人都很熟,
又是尤斯塔斯·斯温的棋友。更难办的是约瑟夫·皮尔逊并
不是没有能力,他的工作是有成绩的。早年间,人们公认他是
一位努力从事医学科研的专家,曾经担任过州病理学会的主
席。病理科的真正问题在于工作上的一人专断,就是说他一
个人说了算。欧唐奈估计病理科某些化验程序很需要来一番
整顿,但是不管多么需要,就是很难办。
还需要考虑医院扩建的资金问题。如果欧唐奈和皮尔逊
之间发生了龃龉,皮尔逊对尤斯塔斯·斯温的影响会不会妨
碍奥尔登·布朗准备在明秋完成全部筹款计划呢?一般地说
斯温本人的捐助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单单丢掉了这一笔就
会是一件严重的事情。斯温对市里其他人的影响也是大的。
在一定程度上,这位大老板有左右全局的能力。
要解决的事情多着呢。欧唐奈原来希望把病理科的问题
拖一拖。可是他又必须对比尔·罗弗斯提的意见采取一些行
动。
他的眼光离开了那些建筑图,对院长说道:“哈里,我觉得
我们可能要和皮尔逊干一仗。”
三
医院地下室的白磁砖走道和地面上炎热、喧哗的各层楼
道比较,是安静和凉爽的。这时候有两个人悄悄走了过来。原
来潘菲德护士跟着一个穿着白大衣、胶鞋的男工人一道走着。
男工人推着一辆没有声响的装有滚珠轴承脚轮的平车。
潘菲德护士看了看平车上白布单蒙着的躯体,计算着她
送过多少死去的病人。在过去十一年里可能有五十次吧?也
许更多些,谁去记这个呢?从病房到停尸房的最后旅程也是
从生的领域到死的领域的旅程。
这是医院的传统,送死去的病人的最后一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