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页)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涂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遥遥从羇役,一心处两端。掩泪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巅。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便愿饱粳粮。御冬足大衣,粗絺以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中,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泛舟拟董司,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羇。
庭宇翳余木,倐忽日月亏。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自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温峤
姓名:温峤
字号:字太真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288……329)
籍贯: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
家庭出身:官宦之家,温襜之子。
学识:文学家、政治家。
主要经历:初为司隶都官从事。司徒辟东阖祭酒。补上党潞令。後历任刘琨平北参军、大将地军从事中郎、司空右司马、左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