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皇帝。他大肆发挥他的想像力,描绘仙人们住在山林池沼之间,容貌清瘦飘逸,在空中腾云驾雾的样子。这刚好和武帝心中构想的仙人形象吻合,武帝一看,简直飘飘欲仙。他越发喜欢起相如来。
然而,相如的饥渴症这时却加重了,只好辞官回到茂陵的家中。相如一走,皇帝很久都没有牛帖可以看了,心里苦恼极了,想:〃司马相如这次病得这么厉害,说不定哪天就挂了。那我以后想看他的巨牛帖不是看不到了。不行,我现在就得派人去他家里把他现在有的书都取回宫里来保存。以后我想看的时候就不愁没有东西可看了。〃于是,皇帝派人去司马相如家里取书。等到这些人到了相如家里的时候,相如已经驾鹤西归了,只剩下一个卓文君。他们像强盗一样向卓文君要书。卓文君就说:〃你们打死我,我也拿不出来。我家相如从来都没有藏书的习惯。虽然他自己写书,不过他实在太有名气了,写完一本就会被人买走一本,版权也要被买断,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不过相如死前写了一卷书,吩咐我说如果皇帝的使者来要,就将其献给皇帝。〃那些使者到处搜索了一番,确实什么也没有找到,就带着那卷遗书回京城复命了。
相如的遗书其实是卷《封禅书》,汉武帝看了以后对司马相如的才情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斯人已逝,武帝只能空自嗟吁。司马相如死后三年,汉武帝祭祀中岳神,又去泰山封禅,所有礼仪皆出自于司马相如的《封禅书》。相如若是身在极乐世界,看到武帝此举,也总算心有安慰。
于是,司马迁在《司马相如列传》的结尾赞道:相如实在是有才啊,用虚构的内容,夸张的文字却可以做到讽谏的作用,和《诗经》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个杨雄自己写不过人家就算了,还说人家是雕虫小技,不足挂齿。纯粹就是嫉妒。杨雄也是西汉的大师级人物了,他都嫉妒我们的相如先生,我们相如先生就是高,实在是太高了!
佞幸列传:不是同性恋,就是马屁精
佞幸是指通过谄媚而获得君主宠幸的人。女人以美貌取得宠幸,文人以才华取得宠幸,还有人拿人格魅力取得宠幸,而佞幸之人,一无所擅,最擅长的就拍马屁。孝文,孝景,孝武帝这爷孙仨虽然创造了西汉盛世,他们有他们流传千古的功绩,然而他们也有任人失去当、重用奸佞的弊端。司马迁素来就是以“笔直”闻名,是非曲直,功劳罪过,他是有话说话。所以,他特别写了一个《佞幸》列传,分别记叙佞臣邓通、李延年和赵同阿谀奉主,丧失人格,以及失宠而娇、奸乱永巷的丑恶行径和肮脏的灵魂。司马迁可谓是为汉朝操碎了心啊!
第一节 汉朝帝王的同性恋情结
司马迁开篇就说:“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翻译成白话就是:“努力种田不如遇到丰年;好好为官不如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都说女人是红颜祸水,用美色诱惑君主,而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比如妲己、褒姒、戚姬,到了汉武帝时候,更有“卫子夫独霸天下。”
不要以为以媚取悦是女人独有的本事,男人也一样。李安导出一部《断背山》引起无数同性恋者的共鸣。
这种让“寻常”人们觉得荒诞不经的事情不是只会出现在电影里,也不是只会出现在开放的大洋彼岸,更不是只有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才时尚。司马迁的《佞幸列传》写的是汉朝那些帝王与他们的男人之间的苟且之事。殊不知,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早在黄帝时期就有“娈童”(同性恋者)的记载。
战国时期,有一个流传至今的谋略——《美人计》。很多人以为美人是指代美女,其实不然。
大家应该都记得中学课本里《宫之奇谏假道》的故事。晋国想攻打虢国,问虞国的虞侯借条路,还奉送了珍宝。虞侯这个傻瓜收了人家的礼就手软,答应借路。但是,国中大臣宫之奇就跟虞侯说:“这路借不得,晋国现在借我们的路打下虢,接下来就该回头攻打我们。我们被晋国包围了,逃都逃不掉。虢是唇,我们是牙齿,相互依存啊。唇亡则齿寒!”
虞侯听了宫之奇的话就退回了礼物,不借道给晋侯。宫之奇是个深谋远虑的贤臣,虞国有他一日,晋国就别意图灭虞。所以,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王终夜为之不寐。”晋献王每天为了宫之奇这个眼中钉睡不着觉,头发也掉了不少。于是,晋国有个谋臣荀息就跟他说:“虞侯不爱美女,爱美男。你送去一批美少年去虞国。”
晋献公果真精挑细选了一批美少年送给虞侯。那些美少年们在虞侯面前大肆发挥自己的美色,然后又挑拨是非。宫之奇被逼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