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呢?〃
卓文孙无奈,只有分给卓文君一百个家奴,一百万钱,还有该有的嫁妆。就这样,司马相如从一个穷光蛋一下子变成了百万富翁。他是机关算尽,劫财劫色,双赢!
第五部分 第111节:司马相如:此人只应天上有(4)
第三节一朝得伺君王侧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婚后过得逍遥自在,赏花赏月饮酒与夫人琴瑟和弦。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得到新登基的皇帝汉武帝的召见。原来,他之前写的那篇美文到处被人转载,恰巧汉武帝也是个好点风雅的人,某天逛皇家内部BBS的时候居然读到《子虚赋》,惊为天人,然后说:〃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奇文,真遗憾不能和作者生在同时啊。〃
刚好给皇帝养狗的一个小官杨得意说:〃写这篇文章的人是我老乡呢。我可以找到他。〃杨得意果真把司马相如找进宫中。汉武帝问:〃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司马相如微微笑答:〃正是在下所写。〃汉武帝赞道:〃实在写得太好了!〃司马相如说:〃这是写给诸侯看的。不适合您看。如果您让我陪同您狩猎,我回来一定写篇天子游猎赋,专门献给陛下。〃
皇帝果真照办,狩猎回来让尚书给司马相如提供笔和木简。汉武帝考的是司马相如的临场应试功,这可是要真功夫的。司马相如满目自信,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挥笔急奏。不一会工夫,他就写成了新赋《上林赋》。这篇《上林赋》是在《子虚赋》的基础上写成的,人称为《子虚》的姊妹篇。
这两篇文章主要是三个人的对话,子虚先生,乌有先生,亡是公。谁都知道〃子虚乌有〃是虚构的意思,这个成语恰恰就是得自司马相如先生这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名。很显然,子虚寓意用虚无的辞彩去渲染楚国之美;乌有则寓意〃哪有这么回事〃,以齐国之事去反驳楚国之美;亡是公即〃无是公〃寓意没有这个人,以阐明做天子的道理。
《子虚》赋里写的是楚臣子虚出使齐国,齐王盛待子虚,还带他一起去打猎。打猎回来,子虚先生去访问好友乌有先生,刚好碰到亡是公也在乌有先生家玩。子虚就说:〃今天齐王带我去打猎,场面好盛大啊。〃乌有先生说:〃你玩得好开心啊。〃子虚答:〃是呀,很开心,不过猎物少了点。〃乌有就说:〃那你快乐个啥?〃子虚又答:〃我开心今天我让齐王出丑了。齐王盛情款待我,不就是想要炫耀一下自己国家富强,其他诸侯国都不如他嘛。我就说我们楚王去游猎云梦比这盛大一百倍。〃乌有先生听了很气愤地说:〃你不谢谢我们王厚待你,还在那里夸你们云梦狩猎的奢靡。你太可恶了。一个国家有钱就了不起?你们王会享受就了不起,你们国家产物多就了不起啊?真是肤浅的人,要比就比王的道德修养。你做为楚国的使臣,不去传播君主的美德,在这里争强斗富,你太丢你们楚国的人了。你们楚王的名声都被你败坏了。〃
文章前半篇都是子虚他们大肆铺张自己国家之丰美的叙述,后半部分就乌有先生对子虚的批评。最后几句话批评诸侯和使臣竞相奢靡,不崇道义,带有讽刺意味。这种劝百讽一的模式就是司马相如和枚乘学来的。皇帝老子看是歌功颂德,大臣看觉得在劝诫,只有相如自己才知道他的目就是最后那几句讽刺的话。
司马相如敬献给汉武帝的《上林赋》则是承接乌有先生展开的。亡是公听了子虚、乌有的对话就说:〃你们俩都错了。楚国错了,齐国也没有对。子虚你在那里炫耀物资繁富有、奢侈过度,你真是肤浅极了。乌有,你从重精神、尚道义上去匡正子虚,还算比较有见识。但是,你还是浅薄了。你们俩都不是要端正你们君王之间的关系,而是在那各自夸耀。你们不是在给你们君王添光而是抹黑。你们都夸耀齐楚狩猎之盛,我看跟我们的上林苑的巨丽之美比起来,不晓得差到哪里去。我们汉朝天子狩猎声势之大只能令你们诸侯国相形见绌。但是,我们的天子比你们的君主要贤明。他狩猎回来还知道反省,觉得自己这样做太奢侈了,就发布号令停止狩猎,让老百姓垦地为农,休整山泽,体恤鳏寡,开仓救贫困。真是大大的贤君啊!〃
司马相如通过亡是公的话对汉武帝赞也赞了,谏也谏了,诱导君主认识到天子对于人民和社稷所负的使命。
汉武帝一看,特别开心,就封了司马相如一个郎官。郎官在汉代可是很重要的职位,可以理解为皇帝的护卫。汉代的郎官都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说是在皇帝身边做侍卫,实际上是学习做官,增加阅历,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都会被任命正式的行政职位。象曹操、袁绍都是做郎官出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