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史玉柱知道“这样的还款方式好像还是让老百姓蒙受损失。”但史玉柱说:“如果要算利息算精神赔偿,恐怕10多亿元都不够,但对于我来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就是5个亿我也拿不出来。我感觉已经尽力了,良心上感觉安慰了。至于这两种方案,我们做过电话调查,发现主要有两类人,一类占多数,说是打个5折一次给就行了;另一类是最好分两期给70%,先给50%后给20%。我们开始报给珠海市的方案也是这样的,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又相对提高了。现在大多数选择的是第一种方案,我现在还差2000多万元,年底前应该可以解决。”
“现在我个人拿出上亿的钱已经不容易了,希望大家也能够理解。”
至于为什么定在这样一个时间来“还债”?
史玉柱认为,“我是有压力的,2000年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我就说过要在春节前把钱给还上,但是后来考虑到可能会对老百姓过春节造成不好影响,才改成了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由此,巨人史玉柱还钱的报道在各种新闻媒介上铺天盖地。一些网站还为此开辟专栏讨论史玉柱还钱之举,数百网友对史玉柱本人作出各种各样的评价,而多数人对其能够跌倒了再爬起来表示钦佩,并对史玉柱欠债还钱的行为给予正面评价——“史玉柱是真正的巨人”,“真正的英雄”,“是条汉子”。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节 重建信誉:史玉柱还钱风波(2)
还款行动开始后,两周内“90%的人找到了,来把钱拿走了。这里面有部分是一次性的,一部分是100%的方案,一部分是70%的方案。75%的人选了100%的方案,要分两次付,年底还要再付一次,这部分大概还涉及到2000万元左右。”史玉柱说。
2.“背着污点做不了大事”
理想主义在创业初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现实有效的表达,单纯的理想主义就可能是另一个盲点。“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成功的企业家”的史玉柱用还钱来表达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可是,史玉柱收购珠海巨人大厦楼花的事情被炒得沸沸扬扬,有人叫好,说“乌鸦这么黑,骗人钱财的那么多,史玉柱退钱算有良心”的同时,也有人说这是一个预谋,是史玉柱精心策划一个的炒作。因为大家欠钱都不喜欢还,有也不还,偏蹦出个好孩子史玉柱要还钱,于是众人大疑:这肯定是商业炒作。
炒作不应是个贬义词,比如大家选劳模,领导题词大家都向劳模学习,这就是炒作,是广告,是发布,是宣传——谁能说是贬义?而史玉柱的炒作是要付出代价的,史玉柱自称“以自身抵押借钱”,收购上亿元人民币的楼花,弄不好要终身为奴。
于是,在那段时间,史玉柱曾经自己戏言“还钱还成了罪人。”
2001年2月9日,当民间对史玉柱还钱举动议论愈演愈烈,争辩不绝于耳之时,史玉柱接受了《北京青年报》专访,在这篇以《我想站起来,背着污点做不了大事》的长篇专访中,史玉柱正面回答了这些天各种媒体上对他的种种报道和议论:
记者:你斥资上亿回购楼花还款百姓的事情炒得非常热闹,请问:还款百姓,究竟是善举还是为自己的公司、为自己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
史玉柱:我觉得两者不矛盾,是统一的,我不讳言两者都有。近日,经济学家发言批评我:你巨人公司没有“有限责任”四个字,说明你是个无限责任公司,你史玉柱本来就该还钱,没什么好宣扬的。我觉得很可笑,这位经济学家不懂“法”。1992年,巨人公司注册时还没有《公司法》,没有有限、无限责任之说。按照他们的观点来说,这钱你史玉柱本来就该还,逃都逃不掉的,你应该把本、息一块都还上,几年来造成的经济损失还上,精神损失也应该补上,我史玉柱个人借款1个多亿还老百姓的钱,还钱还成罪人?媒体如果总这样,我没办法,我无话可说。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觉得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那段永远也无法忘记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段永基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成功经验的总结多数是扭曲的,失败教训的总结才是正确的。
记者:为什么要还这些你本来可以不还的钱?在这个时代,这看上去太古典了。
史玉柱:因为我们坚信我们将来还是要做大事的。……背着污点做不了大事,谁都会说:“这个人把公司搞得一塌糊涂,欠老百姓钱也不还。”这样的话你将来什么事都干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