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流民乞丐着戎装;死渠之外活水来(第1/3 页)
自从黎源勖登基开始,平州内部便乱象不断。
之前被压制着不敢冒头的士绅豪强们如今都或明或暗的行动起来。
在大多数人看来,如今的平州大势已去,只剩下一个白先生苦苦支撑,崩盘是迟早的事。
这段时日,光是先前投靠的许多人才都出现大量偷逃现象。
逃去何处?自然是庆州“伶”国。
对此,有人建议白先生下重手惩治那些逃跑之人。
但白先生还在为前番屠杀被凉人驱赶攻城的百姓之事自责。
听闻这些信念不坚之人逃走,并未阻拦,甚至于将被抓到的逃跑者放走,还给对方路费盘缠。
那被放走之人见此,感动不已,一边感动,一边策马离去,不带一丝留恋。
那些尚在犹豫之人见此,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向白先生请辞。
对此,白先生一概不拦,若有贫困者,依旧给予路费。
有人见白先生如此仁德,离开之时对他大行拜礼,顺便在起身时忽然抽出匕首袭击白先生,想要借这位大善人头颅前去邀功。
好在白先生身边颇有几位勇武忠义之士,挡住袭击。
白先生并未怪罪袭击之人,仍是选择将其放走。
一番折腾下来,麾下文士走了约七成,武将走了约三成。
剩下之人,无论如何,都打算继续跟着白先生。
平州各地的士绅豪族倒是没有离开的,只是一个个都想着如何里应外合,助“伶”国打进来,以便跪迎王师。
白先生察觉到这些人的目的,调动众多将领,在平州各地巡视,但有动乱,立即平息。
高希德幼女,名高秀英者,虽女流之辈,腿脚不便,仍选择车架出行,四处巡视,以相助安抚人心。
这天,行至坪邢府下一座县城时,却是遭遇意外。
原来,那县城县令早有心投“伶”国,只是自身地位不高,苦于没有投名状,怕被看清,一直未曾行动。
此时得知秀英小姐来此,心思立即动起来,假意派人去请对方进城,打算将之拿下。
其手下有一捕快昔日全家为灵璧赈灾所救,对高氏一脉常存感激。
得知县太爷要拿下秀英小姐,连忙前去告密。
县令见图谋败露,大怒之下,孤注一掷,率领县中三百多兵丁对秀英小姐一行围追堵截。
秀英小姐手下人手不足,眼看敌不过县令大军。
正情急之时,却见县外有三四十乞丐流民持着各种器械前来助阵。
这群乞丐流民战斗力相当高,居然靠着扁担、木棍等,打的县衙兵丁抱头鼠窜。
尤其是那看起来像是领头的青年乞丐,竟是冲到县令面前,将之生擒。
众衙役见县令被擒,再无战意,或是溃逃,或是投降。
秀英小姐见此,吩咐投降者不杀。
只是此时她说话却不管用,人群中有一个五大三粗的流民,根本不听,即便是已经投降的也照杀不误。
那领头的青年乞丐见此,上去就是一脚,怒骂道:
“樊遇春,没听到人家喊停吗?”
大块头被青年一顿训斥,立刻老实下来。
平息动乱之后,秀英小姐将那为首的青年乞丐交到车驾前。
方才一片混乱,没看清其长相。
此时看去,发现这位虽然全身弄得很脏,却是个还算俊朗的郎君,不是想象中的那般蛮横。
对于这位的救命之恩,秀英小姐很是感激。
双方交流之后得之,这青年名为姬兆民,他们一群人都是自陈州逃难至此的。
今日得了白先生派人下发的米粮,得以活命。
方才见到带有平州府邸纹样的车驾被围攻,感恩白先生之恩,这才出手相助。
秀英小姐虽然腿脚不便,但亦是有着如其父一般的识人之能。
看出这群人乞丐流民能力不凡,只是际遇凄惨,未有施展本事的机会。
此时平州内忧外患无数,正是用人之际,秀英小姐当即邀请姬兆民等人加入平州军。
对此,现下正处于人穷志短,只想要一顿饱饭的姬兆民等人欣然应允。
秀英小姐本以为这群人就算能发挥作用,估计也要先在战场之上磨炼一番的。
不想,才换上军装的第二天,就又遇到意外。
竟是坪邢府几大豪绅地主暗中串联到一起,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