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过了两天,刘老太就把老二一家打发走了,理由是他女人贪财,借着李家的名声居然在外头把李家的铺子高价租给乡邻。
这事在李家很普通,不追究的时候就不是个事,可是一旦追究起来,也是个很大的事,李家最好面子工程,在老家做了多少善事,要是被人知道背地里居然还这样给李家抹黑,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别人都以为是因为近年来老二家的因为女儿送进了李家主宅,越发放肆,对刘老太也不恭敬,这才被发作了,只有老三家的女人知道,那天她可是亲眼看见的,刘老太早不发作,晚不发作,居然为了那小丫头发作了老二一家,对李想越发讨好。
自此,李想在李家老宅过的很是顺心,没有不长眼的来惹她,刘老太对她更加用心,把她当亲孙女一样,也不急着送她上学,亲自教她学识礼仪。
刘老太是当年老太太身边的佣人,能在李家这么多年一直走来,可是个十分厉害的女人,放在旧社会,做个宫廷嬷嬷都不在话下,整日斗在内宅,学识却还很丰富,一次有几个老外来这里旅游迷路了,碰到和李想一起采药的刘老太,艰难的用几个蹩脚的中文问路,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中国老太太居然说的一口很溜的英文,着实把他们吓一跳,也把李想吓一跳。
李想愈加用心的跟刘老太学习,曾经的她虽然嫁给了魏君志,成为魏太太,可是那礼仪和学识比起李曼来说还是差了几条街。
刘老太满腔的学识到老了居然发现有人愿意学,自然是很热情,一老一少就这样过的愈发融洽,转眼,就到了年底,一年一度李家祭祖的事情要开始了,这是李家的大事,刘老太也忙了起来,没有空手把手的教李想,却见这孩子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学的很认真,很是满意,心中做出了一个决定。
作者有话要说:ps:本文有男主。新书请多多支持,撒花。
第六章:李家祭祖
今年祭祖尤其隆重,因为老太太也要过来。
祠堂要整修一翻,各个角落都要打扫干净。供器要擦洗干净,到了祭祖那天,供器至少被擦过五遍,油亮油亮的。
供品也要预备齐全,大大小小,品种十分繁多,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刘老太把这个当作重中之重盯着。
祭祖不仅仅是感恩追始,更重要的是祈求保佑家族兴旺。李家传承这么多年,尤其重视。
到了这一天,一辆辆的豪车开进了明洋村,也难怪他们李家要修路,如果还是泥路,这些豪车进来,要费好大一翻劲。
因为李家老太太要来,所有的旁系的人自然也都来了,每个人都穿的很隆重,老太太也穿了一身剪裁合身的暗红色手工刺绣的唐装,大方爽朗,在一群西装革履的男人面前丝毫不弱势。
很多地方祭祖都不允许女性参加,但是李家却没有这么多讲究,原因是他们李家祖上出了不少女强人,所以祭祖的时候,只是按照家族地位排。
老太太中年丧夫,却一直把李家把持下来,到如今还愈发兴旺,现下虽然把家主的位置交给自己儿子,但是没有人敢忽略她的影响力。
大家自觉站好位置,老太太站在最前面,她身边是现任家主李建华,也就是李想的老爹。
李建华长的浓眉大眼,一看就是个多情的人,性格似乎并不强势,站在老太太身边,显得很恭顺,这也许是当娘的性格强势,儿子自然就软弱一些。
有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专门主持仪式,首先是上香,读祝文。祝文很长,主持人的声音怪异,拉着长长的乡音读出来,在这高大的祠堂里来回的旋转,再加上香烛的气味和烟雾,使得整个祠堂都有一种古怪的气氛,很是严肃,没有人敢在这时候做小动作,说小话。
祝文读完,之后是奉献饭羹、茶,献上帛,酒、馔盒、胙肉,这些都是事先准备好的供品。
最后还要焚烧祝文。
祝文焚烧完,并没有结束,还要辞神,庄严叩拜。这个过程还有专门的乐队在鸣锣击鼓,很是隆重,时间非常长,前两年老太太身体不太好,并没有回来。
今年不知为何,老太太却亲自过来了。
祭祀结束,李建华城中有事,自然就走了,老太太想在老宅休息两天再说,看样子是准备在老宅过年,人老了就恋旧,这也很正常,李建华很能体谅。
祭祀的时候李想并没有出现,刘老太忙的飞起,没有顾忌到她,这期间有好几次,旁支的小孩来叫她出去玩,说祭祀很好玩,大家小孩都在祠堂,让她也去。
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