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清时期还出现了釉上釉下彩结合,半拖胎、拖胎瓷器等等新工艺。器物品类空前丰富,装饰手法与题材也达到空前的繁盛。
明清彩瓷可以看成是我国数千年陶瓷工艺的一个集大成的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瓷器的制造中心。釉里红”在明清时多有发展,如明永乐年间出现了霁红,而宣德年间的“宣红”则是正色的鲜红了。而后,清康熙年间又出现了类似红宝石鲜红的“郎窑红”,同时烧出了一种犹如桃花色的“桃花片”。还有浓淡相间,在朦胧的粉红中透出点点深红,此外还有火焰红、豇豆红、祭红等等。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釉上彩绘,如斗彩、五彩等。而清代更创新出粉彩、珐琅彩等等瓷,它不仅运用了青瓷、白瓷胎釉烧制工艺的全部优秀成果,而多有创新,出现了在一件瓷器上运用不同釉彩的组合形式,使传统瓷器工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
..
中国古代的瓷器窑
北方篇
山西省:
平定窑:
在今山西平定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其产品特征与鉴定要领是:(1)胎色灰白,白瓷釉色洁白,黑瓷漆黑。(2)白瓷产品受邢窑和定窑影响,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唐五代器形主要有玉璧底碗、唇口碗、花口盘等。宋代的印花莲瓣纹碗,莲瓣的轮廓划以双复线,具有定窑作风。(3)黑瓷器物有印花碗、剔划花盘以及
北方习见的lou胎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4)碗、盘底足一般平切,足内无釉。
介休窑:
在今山西介休县,故名。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四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白釉黑花及黄褐釉印花瓷等。其产品特征及鉴定要领是:(1)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和白釉黑花瓷,胎呈浅褐色,施釉一般近底部,圈足内无釉,足端一般平切。(2)早期白瓷器物胎体厚重,晚期受顶窑影响,产品胎体趋薄,有薄胎印花碗、盏,碟有花口,花口下器内饰直线凸纹。产品主要为盘、碗、罐、盏、盆、盖碗等日用器皿。(3)白瓷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等,印花纹饰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与定窑有共同点,但不讲究均衡对称。常见图案装饰有缠枝花卉、婴戏牡丹等。(4)受磁州窑影响,生产白釉划花、剔花、釉下黑彩及褐彩瓷品种。器物普遍敷化妆土,纹饰以折枝花叶纹为主,纹饰部分因用料较多而凸起,高出釉面。此外盘、碗内心lou胎五角、六角纹亦多见,还有一种白地红花的划花装饰,也为特色品种之一。(5)碗、盏等器的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垫烧,碗内多为缠枝花卉。盘、洗则四面饰以孩童荡船纹饰,是介休窑的独特纹饰,不见于其它瓷窑。金代产品器内心刮掉
一圈釉,lou出胎体。
霍窑:
在今山西霍县,故名。又称彭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以烧白瓷为主。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体白而细腻,但不致密。釉色洁白。(2)产品有仿定窑折腰盘、盏托、洗、高足杯、盖罐等,口沿极薄,制作规整。(3)装饰仅见少量印花,大多光素无纹。见有折腰盘内印六条直线纹的。(4)器物圈足足端一般平切,足内无釉,足内旋痕明显。金代盘碗挖足较深,器内刮釉一圈(即※xqypic涩圈※xqypic)。元代产品挖足较浅。(5)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碗盘器内及器足一般留有5个小支钉痕,与定窑不同。(6)定窑白釉有泪痕特点,霍窑没有。(7)元代还烧白地黑花品种,胎色灰黄,胎质较松,产品有唇口碗、高足杯等。(8)明清两代绘花卉的较多,也有少量书写文字的。
大同窑:
在今山西大同市,故名。始烧于元代。以烧黑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其产品特征及鉴定要领是:(1)胎色灰黄,胎体较厚。(2)黑釉乌黑发亮,茶叶末釉表面无光。器物内外均施釉。(3)器形有小口瓶、鸡腿壶、罐、盆之类,以弦纹瓶及剔划罐最具代表性。剔花线条粗犷,因剔得较深,可见参差的刀痕。纹饰有卷草、水波、古钱绣球纹及鱼纹等。
浑源窑:
在今山西浑源县,故名。始烧于唐,终于元代,产品主要有白瓷和黑瓷两种。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唐代有白瓷和黑瓷两种产品,胎呈浅灰白色,胎质较粗糙,有黑点杂质且有小气孔,普遍敷有化妆土。产品以碗为主,碗身较浅,底有平底、玉璧底及圈足三种。平底及圈足施釉不到底,lou胎;玉璧底碗的底心均施釉。有里施外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