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杀之声压了下去,西夏军中一时人仰马翻,血肉横飞。正在众军惊疑之间,忽见十数枚碗口大小的竹筒又自宋军中抛了过来,落入西夏军中,隐隐见到阵阵火光,紧接着又是一阵霹雳巨响,立时马窜人惊,乱成一团。正在此时宋军已然杀到。西夏兵将见此情景哪里还敢恋战,纷纷拨马向后逃去。
宋兵刚刚追出里余,忽听阵后锣声大响,众军不便追赶,便纷纷回军打扫战场,掩埋尸体。此役宋军斩获颇丰,杀死敌军一千余人,缴获战马七百余匹,粮草辎重无数。雷振虎更是将番将逻逋所骑的那匹乌龙驹捕获,雷振虎甚是喜爱此马便与自己所骑的枣红马对换掉。宋军经此大胜更是人人高兴,但众将却不解为何范大人不乘胜追击,便齐来找范仲淹纷纷要求率兵追击。
范仲淹听众将说完方才说道:“我们此来这马铺砦所为何事,你们可否还记得”。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范仲淹此话何意。这时只听种世衡说道:“我们此来自是为了在此筑城,范大人如何问起此事”。范仲淹闻听说道:“这就是了,我们此来主要是为了在此筑城,只要大家将这城筑好,便是大功一件,额外的好处我们半点也不要。”接着又说道:“此时这城尚未筑就,若去追敌兵少则不济事,若派大军岂不将这筑城大计耽误了。况且那西夏元昊最善用兵,我猜他此来绝不止三万骑兵,定另有埋伏。”众将心中只道范仲淹畏敌,对此说法颇不以为然。范仲淹见此知道众将心中不服,便道:“你等若不信可多派细作,三日后便见分晓”。
接着便遣散众将,让他们依然带队督工,又将此战有功之人一一上报朝廷。又过了两日这城方才建好,范仲淹亲自提笔挥毫将此城命名为大顺城,当晚更是大宴众将。
第五章 封官
次日午时细作来报,果不出范仲淹所料,西夏军队在后桥川两侧埋伏了七万大军,现已撤兵。众将听完细作禀报,无不心惊,暗自庆幸若不是范仲淹英明果断,当日盲目追击可能又会重蹈好水川覆辙。
原来西夏军兵在后桥川苦等三日,竟不见宋军有一兵一卒前来追击,又见大顺城已然筑好,城高墙厚,深沟广渠,城中四面城墙后两丈开外更是箭楼如林,宋兵据险而守,知道难以攻下,便撤军而归。那西夏国师张元在好水川之战后曾在石壁之上留名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而此刻西夏同样是十万大军出征,不但无功而返,还折了一千多人马,便再也没有题诗的雅兴了。元昊等人,经此一役,才知范仲淹果然与范雍、夏飒等人不同,着实不好对付,不但手下兵强将勇,而范本人又颇具谋略,自此再也不敢在环庆路用兵。
此时大顺城已然筑就,元昊又已退兵,范仲淹便留其子范存佑与番将赵明带了一千兵丁守卫大顺城,自带大军回庆州去了。
黄天赐等人随众军回到庆州安顿已毕,忽闻范仲淹派人来请,便整理好衣冠带了两名亲兵前去州府衙门。
范仲淹见黄天赐来到,便吩咐人给黄天赐摆了个座位,待黄天赐坐下方才说道:“黄将军此战神勇,军中众人无不敬佩,更兼你部骑兵骁勇善战,我已传令嘉奖。”
黄天赐说道:“大人赏罚分明,属下众兵将怎敢不效死力”。
范仲淹又道:“日前我见你部云骑卫服色杂乱,已特令人急调黑漆濒水山泉甲五百副,另征调各部骑兵所骑黑马连同日前你部所获共五百匹,与你部调换,你可愿意”。
黄天赐道:“但凭大人吩咐”。
范仲淹道:“现在大顺城虽已筑好,但我军不还不能掉以轻心,我意要在环州、庆州与西夏边界广修城砦,并建烽火台联络其中,这样如有敌来犯,一呼百应,方可无虞。你部可休息三日,待换装完毕便随军翊护”。
黄天赐领命回到军中,想起前几日与西夏一战,曾被那番将讥讽。便命人请匠作部做青铜面具五百副,皆为青面獠牙,相貌狰狞,让人望而生畏。
众军休息了两日,第三日清晨范仲淹便将那五百副黑漆濒水山泉甲与战马一同送来。黄天赐令众兵将换装,连南宫望等人也将马匹换成了黑色战马。午饭过后匠作部才将那五百副青铜面具送来,黄天赐便命众军将一同戴上。众兵将都穿戴完毕,骑在马上,便似一群凶神恶煞相仿,威势大增。黄天赐心中高兴不已,众军也都觉得好玩。
次日清晨黄天赐率所部骑兵,便由庆州出发,随众工匠转赴各地修筑城砦,过不数日范仲淹遣人来报,因黄天赐上次退敌有功特旨进迁为内殿承制,敦武郎。南宫望等四人也被晋封为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