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没事儿,腊月里就回来了。”
荣王府的小王爷赵岁也算是赵珩的兄长,自然知道老王爷为了教训赵珩克扣他盘缠的事情。便掏出几张银票塞在他腰带里。赵珩正要感谢,赵岁却抢道:“这银子可不是我的,我家老爷子最近受了你父王的蛊惑,也琢磨着要把我往天熹书院送呢。这是咱七姑姑若华公主的意思,她一直疼你,又挨着惠王爷的交待不敢明目张胆给你送来。”
最出其不意的依旧是陆二公子,他最晚来,却塞给赵珩一枚香盒。
赵珩端着香盒发笑:“陆二,你这是让我去送给哪家姑娘?”
陆二公子解释道:“嘁,这可不是普通香盒,里头装的是秘制的冰台膏。天熹书院再怎么说也是建筑在山间的,蚊虫蛾子少不了,没人伺候你,带着这个,睡得也踏实。这可是吴太医刚刚制出来的,盒底还是热的呢。”
赵珩着实没有想到,这群平日里玩世不恭的公子哥竟然如此贴己。许多话在嘴边,却又难以出口。最终只是收了扇子,挥手一别,钻进了马车。
此刻,赵珩的心里只想这一件事,太平地熬过这七八个月,早日回来向这群朋友道一声感谢。
chapter 2
如果说惠亲王府最过人的是其中颇费心思的景致,那司家最过人的就是可与皇宫匹敌的奢华。
赵珩总算见识了什么叫做“皇商”,从他跨入司家大门开始,各种奇珍异宝随处可见,有些东西他在王府也不曾见过。比如那方十丈见宽的莲花池子,竟然每一朵怒放的莲花都是由琉璃雕制而成,日光下耀眼夺目,五彩斑斓,莲心的莲蓬又都是由碧玉雕琢,这般功夫闻所未闻。
但真正见到司家的人的时候,却又感觉这实际只是一户书香门第。个个衣着得体,衣料虽上等,款式与做工并不夸张,丝毫看不出是江南巨富。
司家人一见赵珩,立时跪了满堂:“小王爷千岁。”
赵珩上前扶起司居厚,弯眼笑道:“司伯伯请起。”
一声“司伯伯”,让司家人倍感面上有光,司居厚殷勤地唤来一群家奴,为赵珩收拾打点,更是摆出了满桌一百二十道菜色为赵珩接风。饶是赵珩这样的身份,自小没有少吃宫宴,也不免要吃惊。
赵珩扫视席间,终于定视在一个面貌俊朗的青年身上,他试探道:“你是司瑾?”
司瑾咧嘴一笑,全然不同于他父兄般的拘束,“原来小王爷还记得我。”
赵珩欣喜地走到他身边,夸张地绕了一圈:“好个司少爷,若不是你爱穿白衣,我都要认不出来了!”
司居厚哈哈大笑:“难为小王爷还惦记着孽子,往后在书院里头有什么需要的,让阿瑾回来知会一声,老朽立马差人给小王爷送去。”
司家大夫人也笑说:“瑾儿这孩子越大越是顽闹,正好让他给小王爷作伴,您尽管差遣他就是。”
赵珩笑道:“哪里的事,我还不是因为父王嫌我没出息才给扔这儿的么,司伯伯肯照顾我已经是大恩了。有司瑾与我同窗,省了我孤单,就像过去兄弟一样的情分,哪里舍得差遣!”
说完,冲司瑾眨眨眼,后者也回了个眼色。
要说小王爷和司瑾,真的是天生八字就合,趣味性格俱是相投。当年司瑾住在惠王府的时候,二人几乎形影不离。玩的默契不算,就连恶作剧的招数都一样。
所以,惠王爷把赵珩送来天熹书院,终究是百密一疏。他赵珩碰到司瑾,正是纨绔子弟遇见混世魔王,更何况临安是他司家地盘,这一搭档起来,恐怕比呆在京城还要欢乐。
……
行轿在书院门口停下,赵珩半个身子刚探出来,司居厚就已经亲自伸手扶住了他。
司居厚在临安一带的声名非同等闲,居然能够委身去搀扶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公子,还笑得一脸谄媚,立时让前来迎接的老师们紧张了起来。
虽然先前已经知道这学生来历不凡,却没想到竟然如此尊贵,连司居厚都要对他卑躬屈膝。
赵珩下了轿子,第一个看见的就是站在人群正中的白须老者。那老者虽然年事已高,一派院士风度不减当年。
司居厚将赵珩引到门口,介绍道:“这是‘天熹书院’的山长,前太子太傅翁誉山。”
“翁太傅,这是‘宋繁’。”
与普通官家子弟不同,皇室子弟外出游学,必要更名换姓,以持身份。即便不是如此,老师一听他姓“赵”,也不敢轻易指教,反而怠慢课程。
赵珩见了翁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