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第1/4 页)
陈群来自颍川陈氏,在大汉也算是颇有名望的经学和政治家族。周武王把长女大姬嫁给舜帝三十三代后裔妫满为妻,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奉祀舜帝。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为陈胡公,乃颍川陈氏先祖。
陈群的父亲陈纪,曾任大鸿胪,受党锢之乱下野隐居,在士族中颇有名望;爷爷陈为太丘县长,与钟皓、荀淑、韩韶等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
或许是荀氏支援李明而得到好处的关系,陈家投靠朝廷也是颇为尽心尽力。科举制度能够顺利推广下去,申夜的谋划功不可没,但没有陈氏的帮忙,怕也没那么容易。
“陛下!”陈群进入御书房,朝着刘廷行礼。
“这次决战,我军损失颇重,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怕要进入守势。但最关键的是,申夜罹难,其他世家怕会抓住机会争取权利,朕不希望现有的政策被推翻,爱卿可有良策?”刘廷决定相信陈群,毕竟那是申夜推荐的人才。
“陛下,如今的局势,如果不放出一些好处,怕世家们只会不断咬住不放。既然如此,不若主动让出一些好处,这样他们反而没有了攀咬的机会。臣有一个想法,如果顺利的话,可以让各个世家互相攀咬,然后陛下从中受益,甚至可以趁机平衡各个势力,让某些势力为陛下所用!”陈群缓缓说道。
“哦,爱卿有何良策?”刘廷闻言,当即来了兴致。
“臣的这个构思,便是九品中正制!”陈群提出他的看法,“楚国已经进行政治改革,内阁制度和各部制度,很适合他们大楚,却不适合我们大汉!臣尝试思考过,最终得出的结论,便是比较适合我们大汉的九品中正制!”
“具体如何?”刘廷自然知道李明的改革,他们的改革是建立在李明对臣子的绝对掌控下,各个世家不得不妥协的结果才能推行。反之大汉不行,随便搞内阁制度的话,君主的权力很有可能会被架空,尤其是现阶段的情况下。
“具体便是……”陈群把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内容说了出来,这个制度继承大汉的选官制度,又和科举制度直接挂钩,关键是创造出一个让世家攀咬的环境,的确适合大汉现状。
“你是个人才,以后朕应该与你多亲近亲近!”刘廷闻言点点头,陈群的确很不错。
第23章 李冲的婚礼(上)
公元205年春,经过几个月的休整,沦为战区的河北,百姓暂时安顿了下来。
大楚的战火后恢复机制非常完美,征北军团过半的士卒瞬间转化为工程兵,首先修复所有的官道,然后对重点城市进行废墟整理。
这个时候真正的工程队,会带着组织起来的难民进行战后重建工作,让大家把城池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同时疏通河道,重新开垦田地。在这之前,已经有专门的农学家,调查和安排好明年的农业规划,确保必要的粮食可以满足百姓的需要,同时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也会同步种植,不会浪费土地和时间。
百姓得到工钱,于是在商会那里购买生活物资,同时几个家庭一起租用朝廷提供的工具,按照规划进行砍树制作成木板等材料,有条件的甚至会购买一些砖石和混凝土,把房屋建设起来。条件差点的,把房子修缮一下,就凑合住进去。
不得不说这个年头,百姓都很淳朴,需求也只是温饱和‘活下去’这么简单。不过随着几家私塾和书肆陆续开设起来,达到学龄的孩童被叫去报备学习,百姓们麻木的双眼,才多了几分神采。
是的,目前大楚的财力,已经允许一定程度的义务教育,前后只有三年,不过已经基本完成了启蒙教育,剩下只能依靠学童自学,或者去更专业的学校学习。其实只要考上了童生,那么各地县学也会招收他们。学费不足的话,还能勤工俭学。
这一切,是以前袁绍,甚至大汉朝廷所没有的,百姓们自然是感恩戴德。世家对此颇有不满,不过他们更清楚,在大环境下,他们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力。
别的不说,王御的征北军团,可在一旁虎视眈眈。尤其是当监察部门陆续来到各县,新的县令陆续上任,他们才发现以前的那些招数,如今都已经玩不起来了。
要么妥协,要么家族逐渐衰落甚至破灭,再不然直接迁徙到关中居住。大部分世家故土难离,于是最终选择了顺从和妥协。也有不少世家,希望能进一步和大楚拉上关系的。
联姻,永远都是世家之间增强关系和交流的途径。于是征北军团的各个将领,都收到了河北世家们的请帖,在前去府上赴宴的同时,会顺道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