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部分(第2/4 页)
则会比对罗马人的更大。
另外,小卢库卢斯还寄希望于他和万尼乌斯之间的友谊——尽管实际上当巴克斯从希腊和小亚细亚全面撤离之后,小卢库卢斯就知道,自己对于那个日耳曼人而言恐怕不过是又一个利用的对象。
可无论如何,对方越是拥有过人的智慧,就越是应该能够审时度势。清楚的判明双方力量的对比——尽管眼下日耳曼人确实已经给了罗马人一个深刻的教训,但离彻底击败罗马人还差得远。
事实上,如果不是罗马城内的政治纷争,以及凯撒在战败后强硬的手段导致凯撒被刺杀。很可能现在凯撒已经从全世界调集数十个罗马军团和辅助军团,在正面战场上彻底消灭日耳曼人了。
遗憾的是,这世界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如果”——凯撒死了,他的老兵军团也因为战败和兵变被消耗殆尽,眼下能够用来保卫意大利的,除了自己这些从小亚细亚带来的军团之外,就只有各城镇和盟邦的守备部队了
因此,在屋大维离开后,小卢库卢斯也必须尽快募集军团并完成训练,否则很可能上演汉尼拔在意大利肆虐的历史。
两个人敲定了一些细节。并立下神圣的誓言以确保这些规定都会被严格执行之后,小卢库卢斯便和屋大维一齐出现在公众面前,告诉罗马的民众们罗马所遭遇的来自东方的挑战,以及为了应对来自东方的挑战,元老院的决定——暂时和日耳曼人和谈,集中全力征服东方的帕提亚。
因为两个最大的派系已经私下达成协议,因此在元老院的时候所有这些提案都得到了通过。而即便还有少数人对此感到不满,也不会蠢到同时挑战小卢库卢斯和屋大维。…;
颁布了诸多法令之后,甚至不能庆典结束,屋大维便立即离开了意大利。前往希腊——颁布法令、征集人手、准备武装、训练军队,这都需要大量时间,而叙利亚则未必能顶得住——所以,屋大维决定将募集新军团的事情交给副手,自己立即率领麾下的军团前往叙利亚。先稳定局势再说。
与此同时,小卢库卢斯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将在意大利地区募集军团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副手。自己则亲自带着自己的军队前往波河流域,稳定当地的局势——在那里,一支强大的盗贼匪团伙已经开始袭击小的村镇了。
然而,等到小卢库卢斯率领他的小亚细亚军团和铁甲骑兵队北上之后,那支盗匪团竟然销声匿迹了。
更加让小卢库卢斯感到气愤和无奈的是,日耳曼人竟然在罗马人的鼻子底下修了大型要塞,一副长期驻军的姿态。
不过,气愤归气愤,小卢库卢斯还是在万尼乌斯的要塞对面扎营,并且派出使节,邀请万尼乌斯当面会谈。
对于这个要求,万尼乌斯很爽快的答应了。
然而,万尼乌斯同时表示,这只是双方作为朋友的私下会谈,而不是代表罗马和日耳曼之间的谈判——因为,直到目前为止,小卢库卢斯竟然只有一个官的职位,和一个元老的身份——按照他的职位,他实际上是无法代表罗马来和日耳曼王国缔结和约的。
在波培娅的陪同下,万尼乌斯在两军营垒之间的空地上见到了小卢库卢斯。
这个曾经坚毅而且自信的罗马人现在已经变得显而易见的憔悴,不止眼窝深陷,更有着沉重的眼袋,显而易见已经焦虑辛苦了很久。
小卢库卢斯压着怒气,万尼乌斯却热情洋溢。
两个人简单而且直接的交换了关于罗马和日耳曼之间关系的意见。
万尼乌斯表示,罗马的强大和文明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人如果在出生时有选择,那么他一定会选择成为罗马人而不是日耳曼人。但是,作为日耳曼人,万尼乌斯同时认为,日耳曼人、高卢人、不列颠人、色雷斯人,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罗马人以他们的强大强加他们的文明在自己身上。
小卢库卢斯则认为,通过充分的学习和交流,日耳曼人、高卢人、不列颠人、色雷斯人都是可能变得和罗马人一样的文明和强大的。但重点是双方应该保持和平,并且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充分的交流——显而易见的,眼下万尼乌斯所采取的姿态是对抗,而不是交流。
对于这种指责,万尼乌斯完全不能认同——如果不是罗马人派出刺客在自己大婚的时候刺杀自己,自己和罗马人之间何至于兵戎相见呢?
而高卢人则更是无辜——他们原本向罗马人求助,就是为了求凯撒帮助他们驱逐日耳曼人,夺回自己的和自由,可怎么在日耳曼人被驱逐之后就成了罗马人的奴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