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页)
人,若是从我嘴里说了出去以后只怕避我如虎。”
窦世英呵呵地笑,保证道:“决不告诉其他人。”又道“崔姨奶奶那天岂不是被吓坏了?、“嗯。”窦昭笑道“男孩子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我怕他们明年还去那边泅水。您看要不要想个法子把崔姨奶奶接到家里来住几天?”窦世英道:“是应该把崔姨奶奶接回来住几天。另外,到了明年的夏天也跟太夫人提一提。”说着,调侃道“明天才传到大人的耳朵里,他们应该想不到是称说的吧?”
窦昭咯咯咯地笑。
王映雪站在正房的庑廊下,不时听到几声嬉笑,心里像乱了似的。
庞寄修就不时的送些稀奇古怪的小东西来,而且个个价值不菲。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时间一长,窦昭心生疑惑,却怎么也想不通庞寄修为何如此暗中对庞寄修生出几分警惕,他送来的东西也另置了箱笼存放,丁嘱素绢收好钥匙:“不可遗失一件。”
素绢不敢马虎,将箱笼的钥匙用红绳串了挂在脖子上,日夜不离身。
到了第二年,却没有人去泅水。
开了春,窦政昌、窦德昌、窦启光、*善几个先后考过了县试、府试、院试,窦家族学里一下子出了四名秀才,特别是都善,院试时考了案首,把郁太太喜得带着*雅从京都赶了回来,谢过了太夫人谢纪氏,谢过了纪氏谢二太太,把东窦几房都走了个遍。
随后她就有些为难起来。
“按道理,西窦那边也应该送份礼去的”*太太商量玉二奶奶“这礼却不知道该怎么送好?”“您是说王氏吧!”玉二奶奶笑道“西窦虽然除了服,但七叔父还没有进京,您要是不想和那王氏打交道,我让您侄女婿帮着把东西送过去就是了。”
郁太太长长地叹了口气。
回到屋里和贴身的嬷嬷道:“若那王氏不是小妾扶正的该多好。
贴身的嬷嬷不好应答。
郁太太就道:“这些日子四少爷还和四小姐走动吗?”贴身的嬷嬷犹豫半晌,道:“听说前几天四少爷还让人送了副沉香木的围棋给四小姐。”
郁太太皱了皱眉。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六十三章 风波(粉红票390加更)
淑姐儿在窦昭那里碰了壁,被窦明嘲笑了一番,如今又被仪姐儿训斥,心里又急又气,推开身边的丫鬟就朝外跑。
迎面却碰到了海棠。
“淑姐儿,”她笑盈盈地淑姐儿行礼,身后的小丫鬟手里还提了盏四美迎春的琉璃走马灯,“我们家四小姐说,那八仙过海的走马灯卖完了,只得了这盏四美迎春灯,您先拿着玩,等来年,四小姐一早就让人去买。”
淑姐儿心里这才好过了些。
可大宅院里的事,到底瞒不过去。
五堂嫂问仪姐儿:“要淑姐儿向寿姑要灯,真是明姐儿的主意?”
“应该是吧?”窦明怂恿淑姐儿要灯的时候,仪姐儿并不在现场,她有些迟疑地道,“淑姐儿虽然有些没脑子,可她惯向四姑姑要东西,若是自己的主意,也没什么不好承认的,犯不着赖到五姑姑身上去。”话说到这里,她好像这才察觉到,奇道,“五姑姑自打从京都回来,人就好像有些不一样了,话里话外总是京都如何的好,她外家如何的好……”
这让仪姐儿隐隐有些不舒服。
五堂嫂听着皱眉,叮嘱女儿:“她毕竟是长辈,你以后遇到她要恭敬些。有事没事别总拉着她,要玩,就找你淑姐儿玩——你和淑姐儿才是一辈的。”
仪姐儿年纪越长,性子越好强,偏生她的父亲却是昌字辈里最无能一个,窦明在她面前不时流露出来的优越感早就让她心生不悦,母亲的提醒又让她意识到那个比她小三岁的小丫鬟还是她的姑姑,她遇到了应该行晚辈行的人,心里不免有些悻悻然,无精打采地应了声“知道了”。
那边三堂嫂在喝斥淑姐儿:“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别人要你去偷太夫人的东西。你是不是也去偷?还好遇到的是寿姑,若是第二个人,会怎么说你?你小小年纪就不学好,拿了东西竟然不还。我原先只当你年纪小,大些就懂了。谁知道你却是越大越不知道轻重。别人不给,你竟然还心生怨怼……哭。就知道哭!现在知道丢脸了,早先干什么去了?”又吩咐淑姐儿屋里的管事妈妈,“把她从寿姑那里顺来的东西给我清出来。我亲自给寿姑还回去。”
东西太多。时间太长,连淑姐儿都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窦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