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页)
不见了。
高桥信就这么安静地坐着,纹丝不动。
一旁立着的山下敬吾,同样是不言不语,纹丝不动。
之所以造成二人这种状态的原因只是一封电报。五分钟之前,山下敬吾收到了这份电报,三分钟之前,山下敬吾将这份电报读给了高桥信听。
电报是从贾家汪发来的,电文很简单:“叶部已离开,去向不明。”
“他能去哪儿呢?他还能去哪儿呢?”过了好一阵子,高桥信才开了口。
“我也很不能理解,叶途飞在贾家汪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我们的监视,为什么就不能知道他的去向呢?莫非,叶途飞他长了翅膀了?”山下敬吾终于有机会把心中的郁闷吐了出来。
想不出原因就停下来不去想,这是高桥信和山下敬吾的不同之处。就像是围棋对弈中,若是对局部的计算没有把握的话,棋手们往往会采取局部脱先改投他处的办法,高桥信也迅速调整了思维。
“不管他去了哪儿,我们都要以不变应万变,山下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追击部队的追击速度,山下君,不用失望,我不相信叶途飞所部近千人的队伍就能在贾家汪做到不留痕迹?只要我们的追击部队到达了贾家汪,就一定能发现叶途飞的去向。”
高桥信的一通讲解,使得山下敬吾重新燃起战斗的激情。
“是的,高桥君,我现在立即向追击部队下达命令,让他们务必提高追击速度,叶途飞是逃不出高桥君的掌心的!”
听到了山下敬吾的恭维,高桥信露出了一贯的自信和狂妄。
正如高桥信所言,叶途飞做不到让近一千人的队伍在离开的时候不留下任何痕迹。但是,叶途飞可以让这些痕迹留的更多一些。
就像是一张白净的纸张,既然我们必须在上面留下印迹,那就所幸把印迹弄多一些,弄乱一些,只要足够多,足够乱,就可以掩盖住最初的印迹。
叶途飞正是采用的这个办法。
在出发的时候,他命令队伍沿着贾家汪镇的外围转了两圈,期间只要见到有通路,便会派出一支小分队来,小分队人数不多,但个个人手上都拿着器具,把沿途弄上一个乱七八糟。只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些小分队深入这些枝杈路线的距离不能很远,否则的话,叶途飞自信可以使追击而至的日军抓狂发疯。
饶是如此,依旧取得了很不错的结果。
叶途飞所部离开贾家汪之后的约一个小时的样子,日军追击部队的先头部队抵达了贾家汪,按照山下敬吾的指示,这支先头部队的指挥官立即对叶途飞所部留下的‘蛛丝马迹’展开了细致的查看。
这么一查看,指挥官晕了,无奈之下,只好如实向山下敬吾汇报。
山下敬吾不敢做主,只能请示高桥信,高桥信一听,火了,冲着山下敬吾把那个先头部队的指挥官给臭骂了一通:“简直就是一头蠢猪!那分明是叶途飞布下的**阵,这有什么?每个分叉路口都派出一支小分队,深入下去不就一清二楚了?”
山下敬吾不由得对高桥信又多了一份敬仰,你看,这么复杂的问题,到了高桥信那边就变得如此简单。
简单么?若真是这么简单,那叶途飞不是要哭了?
他带着队伍围着贾家汪绕了两圈,这得多花多少时间啊,就这么被高桥信破了局,那他不是吃亏吃大了。叶途飞绝对不是一个情愿吃亏的人。
很快,日军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就知道了叶途飞留下来的后手,每一个岔路口都被埋设了地雷。
排雷?别胡扯了,别说那么多地雷要排到什么时候,就连排雷的工兵,指挥官都找不出三个来。
怎么办呢?向山下长官汇报!
山下长官接到了汇报,也只能再次向高桥信请示。
这一次,高桥信没有发火,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这一次,山下敬吾终于在高桥信的脸上读到了无奈两个字。
无奈的高桥信选择了一个无奈的办法,那就是等。他在贾家汪的四周,各个叶途飞有可能去的方向都埋伏了监测点,他相信,这些监测点很快就会发现叶途飞的行踪。
这一等就是将近三个小时。
直到叶途飞率部向日军在贾家汪至临沂方向的第一道封锁线发起了进攻并获得了胜利,高桥信才接到信息。
出乎山下敬吾预料的是,高桥信竟然没有丝毫的沮丧情绪,反而兴致颇高,他对着山下敬吾感慨道:“叶途飞啊叶途飞,你怎么会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