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3/4 页)
道:“爹,您听见你孙女怎么说嘛,您还能再活十个年头呢!”
刘老太爷这两年越发的苍老,前年的时候,他将官职辞了,朝廷特批他仍任原职,不过无需再处理事务,俸禄照常发放,这两年,他的白发都日渐稀少,耳朵也有些背了,双眼更是变得十分浑浊,不过好在精气神还好,让他看上去还有几分老者的睿智。
“嗨。”听到刘栋良的话,刘老太爷哆嗦着嘴道:“自己能活几年,老夫心里跟明镜似的,老夫活了九十岁,也是老天开恩了,今年冬天,老夫可能就要走了,老夫走的时候,要办成喜丧,当初跟老夫一起任职的同僚,细细数来,已经没几个还在世,如果老夫入土以后,有人来拜访,一律将白布换红布,老夫就喜欢看见喜庆。”
没想到早膳吃完,家中的气氛变得都有些低沉,刘梦璃眼眶红红的说是要去陪爷爷,连孩子也不喂了,刘梦璃是一家独女,从小就跟爷爷亲,所有当听到刘老太爷说出这么伤感的话之后,也是忍不住想多在最后的时光陪一陪亲人。
相比来说,徐阳对刘家的感情还不像刘梦璃那般深厚,自己所关心的,更多的还是历史的走向。
摊开最新一期的报纸,这是每天早膳过后的必修课,徐阳想要了解大唐在自己手下产生了多大的改变,报纸就是一种最直观的观察方式。
刚一打开,报纸的中央用楷书印刷的几个大型铅字就映入眼帘,‘城管戍队夜袭大食偷袭军,唐军大获全胜。’
彪大广带领的城管戍队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当初远征吐蕃时,在报纸上就看到他带着张二仅仅凭借七千兵马就深入敌后,将吐蕃的军队搅得天翻地覆,最终让后续的唐军轻松赢下了战争;这一次,面对强大的大食帝国,城管戍队依旧展现出了超时代的强大作战能力,再一次拿下了首胜。
从报纸的字里行间,徐阳看的出,这只大食人仅仅是想要进行偷袭,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成了反被偷袭的一方,最终还是大败而走。
这让徐阳觉得暗爽,历史上的大食国对于大唐也发动了几次偷袭,那个时代偷袭的军队乃是高仙芝所率领的部队,不过那个时候的唐人毕竟还不够强大,史书上记载是‘遇夜遭袭,略失兵马’,徐阳知道史书中向来都会对唐人负面的东西进行美化和粉饰,史书中的‘略失兵马’很有可能就是遇到了比较严重的偷袭,损失的兵马人数甚至会超过千余人。
而现在,报纸上不会骗人,这个时代的记者们的职业操守高的令人汗颜,李二也经常看报,所以南山书院报社编辑部的那些士子接到的资料都是从军方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报纸上说是大获全胜,那就一定不是一场小胜,徐阳觉得,至少得折损对方四五千人的兵马,报纸上才敢这么写。
既然这盘棋的第一步唐人下赢了,那么后面大食帝国该会做何应对,徐阳很好奇,也很期待。历史上的中国最终在恒罗斯折戟沉沙,而现如今的大唐已经将兵线挺入了拉萨城,并且军力投入远超历史。
两个强大帝国之间的碰撞,看起来已经不可避免,战争的号角已经完全吹响,作为狂妄自大并有着狂热宗教信仰的大食已经先输一成,他们究竟会作何应对,徐阳在拭目以待。
ps:今天没时间了,所以只能两更,万分抱歉。
第三十一章吐蕃根据地
从陇右河西,到安西四镇,李绩率领的中亚远征军万里奔袭,一路上所经之地,是无边的荒漠、星星点点分布的绿洲,进入帕米尔高原之后,高耸入云的山脉中,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很多地段的行军相当艰难,四处杳无人烟。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敌人的战场,跟变化多端的恶劣天气战斗,与崎岖难行的山地战斗,有时还要与饥渴战斗。
在这种令人疲劳不堪的行军途中,对于士兵们的士气、素质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高原强大的大自然力量面前,人类的意志很容易被击垮。数百里的荒凉场景,会使人发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这种情况下,对主将的意志也是一大考验。
但是大唐的将领,特别是在初唐时期,有着无数充满征服激情的天才人物,他们坚信人的意志可以跨越自然的重重阻碍,从而战胜自然,其中薛仁贵、裴行俭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人物。
经历了荒原的历练,这些年轻的将领变的比历史上要成熟的快的多,也让大唐的军队逐渐适应了恶劣的作战环境,为接下来的交战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相比大唐的人才辈出,正处在四大哈里发征服时期的黑衣大食们也拥有许多杰出的军事人才,比如说,乞力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