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1/4 页)
再穿不了。
她身上的少女特征渐渐明显,胸襟渐渐有些紧了,袖子仿若也短了些,银点纱马蹄袖再不能覆到指尖,有几件夏日穿的甚至扣不上胸前的蝴蝶连襟扣。
在三叔的一梦楼帮着布置时,手忙脚乱中她也偶然从落地铜镜里瞥自己一眼。
从前稍显稚嫩的面容渐渐脱离得尖锐,鼻翼或下巴的轮廓都出落得有些锐利,目光也越发深邃起来。
就像是一个白描在纸上的人像,忽然着了色彩,有了声息,见了真面目,昔日的柔弱少女,终于现出了些亭亭玉立来。
却没有时间观察自己。
幸而这亲事已经经过了纳采、问名、纳吉,议婚的几项事宜如今到了纳征这一仪节。无非就是两家结亲先纳聘财而后婚成。
唐家出了细绢三百匹,蟒缎两百匹,另有些珍珠琥珀,羊酒是折了银子送过去的。唐云暖那八百两早花干净了,太太又垫了不少银子进来。
重头戏是金钏、金镯、金帔等三金。
唐云暖是细细从几十样三金首饰中选了半日,到底挑出了三样贵重且寓意吉利的,皆用镶嵌着绿松石的雕花红木盒包好,连夜派人送至京城,第三日却被退了回来。
多日无雨,斗春院门口的杨树上蝉声叫得比却比往年都早,也叫得尤为烦躁。
年妈妈才刚从京里送金饰回来,差事却办砸了,此刻她跪在地上也有一炷香的时间,腿脚早酸了,唐云暖却跟没看见一般,目光始终凝结在身前胡桃木桌子上的雕花木盒。
替唐家送金饰去京城的是年妈妈,唐云暖遣她去是有用意的,一方面年妈妈是唐家最有有脸面的下人,年长又经过世面,派到贺家也显得唐家重视。
另一方面唐云暖也有些小促狭,她心知贺家必定会有意为难唐家送过去的金饰,年妈妈却也是个嘴刁不饶人的,必然不会吃亏,却也不会太失礼。
即便两家都知道这不过是赶鸭子上架的婚事,联姻并不能缓和两家对立的阵势,至少面子上也要过得去。
到底是大家子行事,私底下怎样玩阴的都好,礼数上一丝都不能错的。
没想到贺家完全不顾脸面,金饰一点没动地退了回来,唐家这一次倒有些失措,贺家巴巴地去求了宸妃的旨意,却在婚期将近之时玩了这一手
唐云暖对着那雕花盒子,看着看着,就觉得窗外的蝉声好吵,身上黏黏的,那是汗。
再扫一眼跪在地上的年妈妈,也是一脑门子的汗。
并不是刻意立威,只是年妈妈仿佛也自知办事不利,脸上一丝不满都没有,大气也不敢喘,抱厦里一屋子的下人,竟是鸦雀无声,无人敢劝。
寂静是被年妈妈小心翼翼的提醒打破了:
“姑娘,贺家六小姐说……说那金钏两串才一两三钱重,她戴惯了单个金钏就要二两的,轻了戴不惯。另外那金鋜上镶嵌的红宝虽有樱桃大,贺家小姐却嫌弃俗气,又说火钻不亮,翡翠显老,松石不值钱,珍珠太丑,到最后也没说要镶嵌个什么东西上去……还有那金帔……”
唐云暖一挑眉,年妈妈当即噤声不敢说了。
唐云暖也知道年妈妈不过是个传话的,并不想多为难,遂扫了一眼红豆,红豆当即会意,搬了一个绣墩给年妈妈坐,年妈妈却不敢起身,唐云暖也不强求,只是打开那雕花木盒,金光便迸发开来。
金钏便是多环连续的所谓“缠臂金”,仿若是唐朝传下来的式样,用纯金压制成扁片缠在手上,
这样大的一对首饰单个要用二两金子,唐家出倒是出得起,只是贺家小姐难不成是个胖子,满身金饰出嫁那日还要戴个这样沉重的缠臂金?
再说那金鋜也就是金戒指,贺家小姐把能镶嵌到戒指上的宝石嫌弃个遍,难不成要镶个人眼睛上去?
金帔坠是霞帔底端的一个压脚。唐云暖是选用了上好的翡翠镶金子打制而成,即便是送与公主做嫁妆也算不上失礼了,既然仍旧被退了回来,可见贺家六小姐是存心挑刺的了
唐云暖微微皱眉道:“年妈妈您怎么想?”
年妈妈压根没有去太太那边讨晦气,是直接来唐云暖这边回话的,只因她的确听闻了些事。
“贺家六小姐是没有亲见老奴的,只是派了个丫鬟来传话,那丫鬟将金饰退回来后还很隐晦地打听了藕荷的事。老奴想,这个贺家小姐想必是别扭在这个地方了。”
唐云暖听闻是说三叔房里人一事,当即不要再听下去了,她毕竟是个古代少女,不敢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