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4 页)
多,通过李帮主又买来一群二万多头的牛群,由于有苞谷杆和高粱杆。即使四万多头牛越冬也有吃的,资州的肉牛,肉猪销往沱江流域,善于精打细算的贺金莲在年底就算出糖坊、酒坊、酒楼、养牛、养猪及水果六大产业不仅当年收回成本,而且还赚了十几万两银子,皆存入资州银楼,她与敬仲打算学爷爷收购资州无主房子加以修缮装饰再卖出。
管世敦从崖县回来后,一方面搭配成三套川菜制作班子,另一方面加紧制作了一套酿酒器具。组建一个技术力量强的制酒班子,准备带往大连。
这时刘芳接到康熙帝发来召他回京的诏书,让他详细汇报管家如何开发四川,使其迅速恢复天府之国的地位。原来。康熙帝接到刘汉章的折子后,发现有不少细节没说清楚,尤其是数据上。所以才让刘芳直接上京详细汇报。为此他叫来芙蓉和金莲,才把一些数据弄清楚。在这过程中她发现金莲因出身管官宦之家。耳濡目染,在考虑问题上站得高些看的远些。也大气一些。相反的弱点是对百姓的诉求考虑得少些,只要注意,是能克服的,瑕不掩瑜,总之是一个人才,可堪大用,比如他在糖坊制定了严格的技术保密制度,并打算去内江兴建大型制糖厂,从而完全占领四川糖业的高端市场,金莲的这些打算,丰富了刘芳的经济思想和他应对的内容,他是在资州自家住房的望楼上与芙蓉和金莲的研讨中完成自己的奏折的。
这时世敦的准备已就遂,于是刘芳决定也去大连看看,然后才转向京师,他招来只中型客船,带着要运往大连的酿酒设备,及三个川菜制作班子,一个制酒班子,加上他们俩的侍卫,拖着他们俩的坐船,热热闹闹的向长江下游开去,刘芳在船上就他的奏折征求了世敦的意见,世敦提了几点,既丰富了内容,又纠正了失误。
经过二十来天的江上、海上的航行,管世敦、刘芳的船抵达大连湾,在湾口值守的水兵见二老的坐船立即通知正兴,正兴率队赶到湾口迎接父母。稍事休息,正兴便带这只船先上大连的峨眉酒家,酒店已完全建好,分在这座酒店的十几名厨工,在管事的带领下,支领了五千两启动费,上街买了全套炊具,餐饮原材料,及从重庆带来的制作川菜的佐料。同样,又送第二支餐厨队伍到了金州,管事也支领了五千两的启动资金,进行开业的准备。第三支餐厨队伍也到达旅顺港,进入建好的旅顺峨眉酒家做准备,最后船到旅顺港不太远的铁山,将全套制缙云春酒的设备搬进已建好的厂房。大家又上铁山上的三清观拜了道教神尊太上老君,管世敦拿出五千两作布施,感谢道长的指引。铁山就在距离旅顺港不远的一个伸入海中的半岛形尖端上,一峰独秀,时常烟雾缭绕,附近一带的人称为海上蓬莱,故香火很盛,属全真教龙门派,系丘处机道长的传人所据。刘芳告诫正兴:“兴儿,要经常来仙山参拜三清,关心三清观。”一切都准备就绪,管世敦以重庆商会会长的名义遍请大连县政界商界人物,宣布大连峨眉家川菜餐馆开业。大家喝着酒坊新烤的铁山大曲酒,吃着清鲜为主、麻辣见长、百菜百味的川式宴席,飘飘然快活得似神仙,从此生意兴隆。接着,金州峨眉酒家开业,这是州府所在地,来客更多。同样是酒店兼旅店,大家参观了整个酒店,皆对这种回字形结构大加赞赏,席间更是对川味菜肴赞不绝口。对新制的铁山大曲,称赞有加。正兴专门在店门口增设一个柜台。出售铁山大曲,其他二个酒店也接着效仿。接着是旅顺港的峨眉酒家开业。这里商人不少,皆在被请之内,在商会会长的带领下,各帮帮主率领自己帮内同仁,很快将席桌坐满,管世敦介绍自己的儿子北海舰队司令官管正兴将军,介绍了酒店经营者儿媳曾海棠,由于浓醇的美酒铁山大曲和味道绝佳的川味菜肴,使在坐者无不拍手叫绝。
三大酒店一炮打响。迅速走红,铁山大曲销售日增,海棠立即增加了员工的工资,又仿制了一套烤酒设备,并培训学徒。
管正兴提出经营旅顺到烟台,旅顺到塘沽的旅顺到丹东的直航班船以及开辟环渤海航线。管世敦认为这是极好的建议,答应拨交十五艘大趸船和二十艘大中客轮,成立大连海运公司,名义上仍由曾海棠负责。管正兴将自己亲兵中和水师中年龄偏大的退伍兵,从事海运公司的航运业务,他又招了批新兵入伍。刘芳认为这对解决复原老兵的安置,稳定军心非常有意义。管世敦立即决定迅速调船来开业。
这些问题解决了,管世敦准备去北边看岳雷和正瑾,他问正兴:“正兴你知道你岳雷哥驻军在什么地方吗?”
正兴:“爹。前不久他还给我来过封信,说大清与俄国关系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