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4/4 页)
天际,栖乐山最雄伟,成三台之状,一台绵延很宽,二台林木苍翠,亦宽平,三台亦林木掩隐。西山不高,策马寻路而上,山顶上有小的起伏,占地数万亩,是移栽果树最好的地方。刘芳等四人又向尖顶山走去,刚走到就听见淙淙流水声,一条石板小道出现在面前,进入一块两百来亩的小平坝,便登山了,山上树木繁盛,凉风悠悠,到了半山就听哗哗的流水声,再转个弯,一条飞瀑从一个洞口中飞流而下,形成一个二亩大小的深潭,然后再流下去了,大家顺流看下去,芙蓉指着山脚说:“妈,你看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左右的山嘴形一个环抱之势,背靠这座大山,原野展现于前,飞瀑悬流于后,此处应有建树。”
东方:“妈,我在青木关看到你老人家在缙云山下建有酒厂。不如利用这股泉水也建个酒厂。”
正宦:“妈,东方说的是个好主意。你看山下一片荒芜的原野,至少有上十万亩。拿五万亩种高粱,酿酒的高粱就有了,同时酒糟又是喂猪的饲料,养猪也有条件了,猪粪用来浇果树,猪肉可卖钱,真环环都生财哟!”
东方:“妈,我想这么多果树,结这么多果子。不如生产一种不大醉人的果酒,让男女老少都能喝,肯定好卖。”
刘芳:“你们说的是个好主意,这里水好,水量大,山下又有建厂的宝地,和种高粱的原野,及种大量果树的山包,我们自己有制酒的匠师和全套设备。一切都是现存的。这么做有何不可呢?就这样定了。”
一家人再往上走,在接近山顶时,竟有一座庙子,灵音寺。是供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两师徒守在这里,十分清贫。香火也不盛。
刘芳:“二位法师的法号怎么称?”
年轻一些的双手合十,说道:“贫尼法号妙果。我师傅因病失语,法号正根。禅门临济宗。”
刘芳:“我叫刘芳,这是我小儿子正宦,这是我小儿媳欧阳东方,这时我五儿媳郁芙蓉,今天无意进入宝刹,也是一种缘分。我将在附近遍植果树,在山下建一酒坊,以后这里就热闹起来了,灵音寺的开支皆由我管家负责,这是一千两银票,请妙果师傅找匠人好好把菩萨进行妆金,和改善你们的生活,等我在下面修酒厂时,一道将庙子重新整修过,东方,今后你要时常关心灵音寺,关照正根和妙果两位法师。”
妙果:“刘施主,你们家愿成为本寺檀越太感谢你们了,阿弥陀佛!”
刘芳一家下山又登上栖乐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