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钱。”
官大哥:“一并处理了当然好,我说个价,一个山堡三十两,九三二百七十两,水田一百三十两,共四百两如何?”
管上可:“一个山头三十两太贵了,我买不起,看来我们是有缘无分啦。”
官大哥:“那你还个价呢?”
管上可:“我手头上只有二百五十两,再向我兄弟借五十两,我只出得起这个价。如果官大哥觉得不行,我就不耽误官大哥的时间了。”
说完又给官大哥续上茶,等他回话。
官大哥想了一阵,一咬牙,说道:
“三百两就三百两。”
管上可:“官大哥,那我请我兄弟来帮我们立个字据,然后我先交五十两定金,我们再一道去官家湾,你将土地点交给我,我再陪你回来,你把地契给我,我把余款给你。”
官大哥:“干脆,明天上午我们起早点去官家湾,点交了土地我们便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
管上可:“官大哥真是爽快人,就按你说的办。”
随即叫上学进来写了契约,一式两份,双方签名盖印,上可当即给了张伍拾两的银票。
第二天一大早去官家湾点交了土地水田,上可拿出二百五十银票,官大哥拿出地契,点交给管上可。管上可邀他到管家院住一晚再走,他看了看天,只在管家院吃了中饭,便起程回城了,管上可帮他找了架滑竿抬他,这样天黑以前便回到家里,第二天便赶去遵义了。
第十八章 荒山沃土
官大哥走了,管上可立即告诉管代朋和余成慧,他仅以三百两就购得近五千亩山地和上百亩水田,随即将前后的经过向爹妈作了详细的汇报。
管代朋:“上可,这事办的漂亮,暂不对其他人说,明天我去看看,看种点什么,怎么经营。”
管上可:“要得,我找个滑竿和罗三山一道抬你去。”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暖洋洋的冬日照在天上,管代朋穿着棉长袍,棉鞋,一路摆着龙门阵到了官家湾,在一家佃户前下了滑竿,正巧是第一次来的那家,一问这家姓罗。
管上可:“罗大哥,那天我带着官大哥来办土地移交,罗大嫂在,正好你出去赶场去了,想必你都晓得了,这一带都是我的了,都姓管了,这是我父亲。”
罗大哥:“见过老太爷,移交的事我知道了,你是我的新老板了。你就是上坪村管家大院的管老板啰,我早就听说了。初六那天,老太爷六十二寿辰,上坪村的人全去祝寿,好热闹,这方圆几十里都潮遍了。”
管上可:“罗大哥,这坝子里那两家是谁?知道吗?”
罗大哥:“不是外人,是我两个儿子,并未分家,这附近几十亩就是我们三爷子在佃种。”
管上可:“罗大哥你是老把式了,你看这九个山堡堡种什么好?”
罗大哥:“这些山堡周围有山,因此总有一些难晒到太阳,因此向阳的种喜欢阳光的如水果,背阴的一面可种喜阴的作物,如参类。”
管上可:“罗大哥,你们这个村人多不多?村子大不大?”
罗大哥:“村里的人都住在官家湾外,百多户,很分散,因此村子很大,算起五六百人是有的。”
管代朋:“你叫啥子名字?这个村姓罗的多吗?”
罗大哥:“我叫罗有财,我们罗家在村里是小姓,村里姓石的是大姓,村长就姓石,叫石顺天。”
管代朋:“我们马上准备把这九个山头开出来,明年二三月开春后就准备栽种点什么东西了,将来这九个山头就由你们管起来,我们另给你们算工钱,这样,你们的日子就可过得好一些,你看行不行?”
罗有财:“行,行,谢谢老太爷。”
管代朋:“那就这样说定了。”
管上可:“我想以每个山头多少钱,包给村里面一些家庭,让他们组织他的三亲六戚来干。今天就在你家吃中饭,下午老太爷在这里等我们,我们再去山头上转转,估计大约每个山头有多少亩。你再将我们送出山口,指指村长住的地方,我明天再来找他。”
罗有财:“要得,管老板,我去叫媳妇煮点肉,然后把两个儿子喊来。”
一会罗大嫂出来喊他们吃饭,上可一见总觉得有些面熟,于是对管代朋说道:“爹,我觉得罗大嫂有些面熟。”
当罗大嫂再一次出来时,管代朋一看也觉得面熟,想了想,说道:“上可,我想起了,很像你大姨妈屋头的姐姐,当时听说她嫁到很远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