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3/4 页)
了上海总部,爹妈正在商量一件事,据可靠消息,舟山群岛有一个海带养殖场,长约一百里,宽约七十里,中间有七八个岛,著名的观音道场普陀山就在其中,原老板想换个地方养更值钱的珍珠蚌,而且也看好了地方,因手头余钱不多,想卖掉海带场去买那片地方。
刘芳:“这又是一个新的产业,我们白手起家,什么都不会,你爹有些犹豫,我也一时拿不定主意,你看如何?”
芙蓉:“不会没关系,可以说许多产业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只要有熟练的匠人做事,比如松江棉纺织厂,我是冲着这么多熟练匠人才下手的,养殖海带也是一样。养珍珠蚌更赚钱,只要有条件我们就可以养。妈,就像你养鱼一样。爹妈,让我先去仔细看看再说。”
管世敦:“刘芳,芙蓉要从事海产养殖,需要有自己的坐船,你缴获的战船中给他配备一艘坐舰,有现成的没有?”
刘芳:“我已考虑了这个问题,在缴获的班达西国文武大臣的坐船中,有艘带灵活转向和俯仰角度的长炮管的微型军舰,可住六人,舵室后一间稍大的房间归你住,水手住底舱,有简单的厨房可做饭,加上两个贴身女侍卫四个侍卫,一间小库房。很适合你使用。已停在院子外的江上了。”
芙蓉:“谢谢爹妈。”
说干就干是管家的一贯做派,当即就由刘芳带领。到江边去看自己的坐舰,单桅多帆。行进速度很快,做饭的厨师是重庆厨艺学堂的人,老长工之子。单管炮,操作灵便,竟然也是由厨师操作,他们对武英格格、三品兵部郎中都很崇敬。芙蓉告诉大家,明天去舟山群岛。
经过三天的航行,到达舟山,先到普陀山朝拜了观音道场。出了千两布施,然后芙蓉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和大家商量。芙蓉说:“我们管家产业集团总部决定从事海洋养殖,但我们不懂,这不要紧,不懂就学,总是学得会的。现在普陀山周围有一片海带养殖场要卖,怎样才知道卖家价钱是最合理的?而且他的养殖场物有所值?以及他的投资情况。听说他想去买一片海域,养珍珠蚌。认为可赚大钱,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养珍珠蚌赚大钱呢?要问海带的问题只有到海带市场,那儿是最方便打听的地方,因此。先打听海带市场在哪里。”
这很容易就做到了,就在东南角的沈家门,他们到了沈家门。果然有不少经营海带的商店,海边成堆的鲜海带。而且不少人还在从船上往下卸,于是他们分别去打听。芙蓉看见一个老船工无事坐在船舷上抽烟。于是走上前去,拱手道:“大叔好清闲,这是你自己的船吗?”
老船工:“哪的是我的?我只是个舵工,在这船上干了二十几年了。”
芙蓉:“是老把式了,养殖海带赚头大吗?”
老船工:“怎么不大?不大谁还愿干?”
芙蓉:“一般赚头大的投资也大,风险也大,是不是?”
老船工:“那是一般的道理,种海带多是近海浅滩,海底要有适合海带生长的东西,什么东西我说不清楚,这杭州湾从城里流出的水到舟山一带就形成适于海带生长的水,所以在舟山群岛一带养海带的人很多,不少成了大老板。”
芙蓉:“听说普陀山海带养殖场的那位老板还想转行养珍珠蚌,放着赚钱的现成行当不做,去开避新的行当?”
老船工:“你说他呀,我晓得这件事,普陀山周围都是他的海带养殖场,年收入起码四十万左右,主要是傍上了养珍珠蚌的有钱的寡妇,那女人在南边三门湾,非要他卖了海带养殖场去三门湾发展珍珠蚌养殖,为了这个女人,他只能舍这边了,但他海带养殖场太大,谁买得起?”
芙蓉:“那个老板姓什么?他有多大的养殖场?”
老船工:“多大呀?听说东西南北有一两百里,他姓的也怪,姓上官,名海晏,上官,他上辈跟我一样是船工,从没做官,还上官哩!”
芙蓉:“这么大,他有多少养殖人员?”
老船工:“我当年在那里驾船掌舵时就二百来人,十五只船,现在恐怕有三百人,说完磕了磕烟灰,又继续说道:“这么大的产业,他喊价四十五万两,谁买得起呦!”
芙蓉:“大叔,问题是值不值四十五万两。”
老船工:“说实话,值,绝对值,你想想,一年赚够本,两年能赚对本。”芙蓉:“大叔,养珍珠蚌是不是特赚钱?养起来难不难?”
老船工:“当然非常赚钱,但投入也大,要在海边修大池养,像养鱼一样,要投食。”
芙蓉:“这附近有养珍珠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