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页)
只有腰刀,面对围上来的日本武士仍然面无惧色,奋力格斗。
日军集中铁炮向城下猛放,并从城上浇下煤油焚烧长梯,在明军箭雨反击下,守军大量地死伤,浅野幸长手持战刀指挥着城里的士兵源源不断地上城接替战死者的位置,顽强抵抗着,明军后续部队冲了几次上不去,眼瞅着城上的厮杀声渐弱,却是毫无办法。
攻上城的最后一名明军士兵被五六支长矛挑起在城头,身子悬空。他大声惨叫着,挥动钢刀徒劳地砍着矛杆,鲜血顺着扎透背心的矛尖泉涌般向外喷洒,城内传出阵阵狂笑,长长的矛杆挑着他的身子来回晃动,那名濒死者拼尽最后一点气力将钢刀掷出,随着城内一声痛嚎,他的尸身也从矛尖滑落,张着手臂飘落城下,扑通地重重摔在尸堆里。
战场上一时鸦雀无声,端着铁炮、握着砖头碎石的日军和拿着火铳弓箭的明军仿佛都被方才的恶战耗尽了体力、精力、勇气。守卫者和进攻者隔着城墙互相对峙着,眼神里除了仇视和憎恶,还有不尽的疲倦。
新的战斗似乎马上会在短暂的沉默后再次爆发,这时山下忽然传来撤兵的锣声,许国威一怔,有心接着攻城,但是军令难违,又见部下们个个疲惫不堪,只好恨恨地抬头向上望了望,指挥着部队交替掩护撤下山去。
城上的日军没有一人敢从后面开枪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如果惹得明军发起狠来继续攻城,是否还能再次将其击退。尽管敌人已撤走,不少铁炮足轻依然端着火枪,扣在扳机上的手指已经紧张得僵硬了,需得同伴的帮助才能放下武器。
高策随着传令兵回到设在古鹤山上的中军大帐,跪下请罪道:“末将无能,没有按大人的谕示攻下敌城,请大人降罪!”杨镐忙上前搀扶起他,好言宽慰道:“高将军言重了,我和麻提督在营中看得很清楚,将士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虽然没奏全功,但是杀伤了大量敌军,将倭贼的三道土墙防线完全毁掉,实在功劳不小。将军辛苦了,先下去歇息片刻,等天黑后咱们换一批生力军接着打,定会一举拿下此城。”
第三十四章 举棋不定
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也就是日本庆长二年(1597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至次年正月一日,日军在加藤清正及浅野父子的率领下,依托山城坚守了九天,因为断粮断水、没有医药,生存条件异常艰苦,使得士兵死亡高达4000人,能够继续作战的只有不到2000人;联军则损失了8000余人,其中战死者近3000,其余的都是因伤病而减员。来时有战马4万匹,除去饥寒冻毙和驮送伤员到后方的之外,军中实际还有战马两万匹,应该说,双方在这场要塞攻防战中损失都是巨大的,而这场残酷的战争到现在为止仍没有结束的迹象。
次日天明,在杨镐的坚持下,明军和朝鲜军再次对岛山倭城发起了攻击,连日来的强攻不克,已经使高策、许国威等前线将领对统帅的指挥能力和决心产生了动摇,所以拒绝用人海战术冲锋,而是以消耗敌有生力量为目标:先派鸟铳兵和弓箭手以散兵队形突至倭城前,然后大队人马轮番组织佯攻,引诱守军迎战并尽量地给予杀伤。
在明军进攻面前,加藤清正和浅野幸长率领铁炮足轻们死战不退。浅野长政见战局暂时无忧,心中略定,拖着疲惫的脚步向本丸天守阁走去,往日挤满了士兵的营房和甬道,此时空荡荡的,他们大多已经战死,尸体堆在二丸干涸的蓄水池里。
听着外面火器激烈对射,长政完全不像刚围城时那样的紧张,他现在只想努力地爬到天守阁最高处,然后找张椅子坐下来,从窗口俯视在三丸城头坚守的儿子和老战友,或者身边再放上一把武士刀,虽然年纪大了无力杀敌,但是杀掉自己的勇气还是有的,真要到了城落的那一刻,就追随他们一起死去吧。
明军耐心而反复地进行着攻击,日军火力稍一减弱,山下的大队明军就会做出攻城状,日军的体力已经不允许再进行肉搏战,所以只能用凶猛的铁炮火力进行阻击,对射了将近一个时辰,城头上守军死伤六七十名,活着的人伏在同伴尸体上继续作战。
关于战斗的艰苦情况,日军大将毛利秀元在晚年时撰写了一本回忆录,其中除了吹嘘自己当年奋不顾身救援加藤清正的功绩之外,也如实地记载道:据幸存的士兵讲,当时的蔚山城好像一座人间地狱,到了正月一日,守卫山城的日军已经没有一人能把话讲清楚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成了原始人般的嘶鸣……
尽管处在如此的困境中,但是日军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还是打退了联军当天的攻击。到黄昏时分,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