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⒆幼龀黾�说氖吕矗�志醯梅浅:蠡凇�
3�冷淡型
有的考生家长对孩子的高考寄托了很大希望,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给家庭经济带来新的转机。一旦孩子落榜了,他们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
案例
有一位河南的落榜生对我说:“王老师,我的家庭很贫寒,父母都是农民。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能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家庭的命运。今年高考我落榜了,父母十分失望,也非常怨恨我。他们不打我也不骂我,但就是不给我好脸看,不跟我多说话,这使我心里非常难过。这样的煎熬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我痛苦极了。”
与上述情形一样的考生家长不在少数,这种冷淡态度实际上是对孩子的精神虐待。长期的冷淡使孩子失去温暖、失去支持、失去亲情的关心,导致他心理上产生很大的负面转变,造成心理问题,继而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
第35节:不要指责孩子
落榜生和没考好的考生家长五要五不要
1�不要发脾气
有些家长,特别是父亲,平时不大关心孩子成绩,看到孩子高考落榜或考试成绩不好时又大发雷霆,甚至动手打人。
案例:
考生张某的父亲平时经常在外地经商,很少回家。孩子在高考中落榜了,他知道以后拍桌子瞪眼,大骂儿子是笨蛋,给他丢脸。晚上吃饭时,他越想越不是滋味,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地养家,孩子却不争气。想着想着又破口大骂,连爱人也捎了进去。最后,一把掀翻了桌子,饭菜撒了一地,顿时家庭里充满了火药味,这对孩子心理的打击是可想而知了。
2�不要指责
有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没考好或是高考落榜,就大肆指责孩子,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罗列罪名,只要是平时做得不对的、不好的,跟高考有关无关都扯进来。本来孩子心情就很沉重,这时父母非但没帮他们解脱,反而火上浇油,使孩子更加委屈,更加烦闷,甚至感到绝望。
案例:
考生张某高考落榜,父亲知道后列举了他的六条罪状:
第一,好吃懒做不认真学习,体重长到160斤,什么好吃吃什么,嘴里老不闲着,一边做作业一边吃零食,肚子里全是废物。
第二,学习不专心,做作业时开电视,或是边做作业边用手机发短信。
第三,经常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书和杂志。
第四,自己不好好做作业,不动脑筋,经常抄同学的作业。
第五,没有上进心,讲吃讲穿,电视里的明星穿什么自己就想穿什么。
第六,睡得早起得晚,高三的学生,晚上不到10点就躺下了,早上6点半还不起床。
六条罪状一列,考不上大学是“罪有应得”,自己去想吧。
3�不要埋怨
考场失利的原因很多。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埋怨,致使孩子的心情越来越坏,焦虑不安,严重的会产生抑郁表现。还有些家长只顾自己嘴上痛快,怎么有理怎么说,甚至让话语偏离事实,对孩子很不公正。
案例:
有一位考生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练小提琴,已经十多年了。一方面出于自己的爱好,另一方面一直寄希望于文艺特长能对高考录取有利。
有一所重点大学承诺,只要他的高考成绩超过该省的重点线,就录取他。可是他的成绩没能达到这个分数标准,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
由此家长埋怨不断。他妈妈说:“当初我让你一心一意地学习,咱考大学不图文艺特长,而是凭实力、凭本事,你偏偏想走捷径。结果怎么样?你又不比别人笨,要是把那些练琴的功夫腾出来学习,达到省重点线根本没问题。”
“高三开学分班时我就让你学文科,一来轻松些,二来跟理科相比算你的强项。你偏要选理科,说你们学校理科教学水平高,文科不如理科。不听我的话,怎么样?今年要是考文科,通过省重点线根本不成问题,考理科,一差差几十分!”
孩子觉得委屈,也争辩说:“我没考好,你把所有的道理都占了。当初你也说我们学校的理科老师强,不是还找班主任交换意见吗?班主任也这么看,你就回来告诉我理科好。现在怎么全都成了我一个人的主意?!”
事情已经过去了,埋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能增加心理负担。
第36节:不要冷淡孩子
4不要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