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页)
题,需要进一步加工。
这时候,除了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以外,还请了中央宣传部的龚育之同志、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金冲及同志,以后又请了国务院研究室的王梦奎同志参加工作。逐章进行讨论,该修订的修订,该重写的重写。
这本书本来应该在“七一”出版,但是为了保证质量,没有赶时间。
实际上到7月底才有了全稿,以后又核对材料,8月底定稿出版,发行已是9月。
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很关心这本书。这本书能写成是和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督促分不开的。胡乔木同志、薄一波同志、邓力群同志都看过部分稿子,提出了各种很好的修改意见。特别是胡乔木同志对社会主义部分提出了很多具体的修改意见(在本书出版后,他又看了他原来未看的部分)。
8月8日,杨尚昆同志主持的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开会,审议并批准这本书出版。胡乔木同志为这本书写了题记。
这本书现已出版,正如胡乔木同志所说,需要读者、教学者、研究者和熟悉各个时期党史情况的老同志们对本书多加指正,提出种种要求和建议。编著者这时候实在不需要再说什么话了。这里就内容简单说一下。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这本书,以四十多万字写出党的70年的历史,平均每年还不到一万字。从主观上说,是力求要做到条理清楚,文字精练,有历史感。它不是史论,所以要把历史的经过如实地、扼要地写出来,但又不是材料的堆积。它以我们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为总的依据,但又不只是重复其言语,而要在组织材料和论述上有新意。
胡乔木同志说,
598
875胡绳文集
这本书既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这话是对我们写作者的鼓励。我们也确实想做到这样,有些地方可能多少做到了,有些地方还不见得能真正做到。
这本书想写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这些成就是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取得的。
党在中国人民中的领导地位,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历史决定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步,唯一的出路就是要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进入社会主义。中国革命的全部过程,一直到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历史的选择,所以不论经过怎样的风风雨雨,它都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辟前进的道路。这些是这本书的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无人能否认的。其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由于党能够很好地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能够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正确地解决了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中的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等问题。但是,党在这些问题上曾经犯过错误,走过弯路。这些错误具体说起来,同党的某些领导人的错误认识有关,同第三国际的错误指导有关。
但总的说来,在中国这样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况下,党在从幼年到成熟的过程中,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从这些错误中,可以看出中国革命问题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在遵义会议以后,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总结了这些经验,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道
599
胡绳文集975
路。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也经历了许多曲折,甚至于犯过大的错误。这本书一方面要说明在曲折和犯错误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是在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又说明,在中国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些曲折和错误都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生的。当然,错误犯得或大或小有各种原因,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要前无古人地探索自己的道路,错误和曲折就是难免的。这些错误和曲折也显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复杂性,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很好地接受了这些经验和教训,因此能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最近这十几年中间,我们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在总体上胜利前进的过程中也还有一些小的曲折,本书也如实把这些曲折的情况写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