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荡Р猓�约依夏锸遣皇歉�昶诳斓搅恕�
江雨晴幸灾乐祸笑得咯咯作响,谁知董氏立马调转了枪头,骂道:“还笑,就数你改挨打,不知道跟谁养成的赖毛病,越是该吃饭的时候跑的越远,叫你吃个饭只跟要扒你的皮。”
“就是,瘦成这样还不好好吃饭,该打!”江子愚喜眯眯地说道。
江子愚这才开腔,董氏再次调转矛头,气呼呼地说道:“该打,该打,听你说的耳朵都起茧子了,也没见你打到身上去,我跟你说,都是你惯坏,惯了一身的赖毛病!”
一顿饭都还没吃完,家里也就梅兰和两小双胞胎弟弟没有挨骂,董氏把其他人训了一圈。为了平息贴心小棉袄的怨气,江子愚朝着江雨晴挤挤眼,做了个鬼脸,示意她少说话多吃饭。
在江雨晴看来,这就是农家最寻常的日子,爹娘拌个嘴,骂上两句,发点牢骚,兄弟姐妹调调皮……时而来点八卦,家长里短,平平淡淡,虽然不见得大富大贵,但吃穿不愁,儿女孝顺,老人欢喜,如此神仙一般的日子,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吃完饭之后,蛤蟆这些工匠也陆续到了地基打好之后,砖墙已经渐渐拔地而起,现实雨后的春笋,红砖配着水泥,看起来红牙牙的很是喜庆。
却说江雨晴和江野来到学堂之后,师母余氏偷偷往她手里塞了两块麻糖,说是别让其他同学看到了,容易引起争端。
这麻糖在农村并不多见,也就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送老灶爷上天,家家户户过小年夜的时候,会准备一些麻糖,就是芝麻花生等和着砂糖一起做成的,寓意是粘住老灶爷的牙,让他“上天言好事”,然后让接班的下一任老灶爷“下界保平安”。
“谢谢师娘,师娘真好。”江雨晴嘴巴极甜,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笑靥如花地看着余氏,还恭恭敬敬鞠了个躬。
“小妮子嘴巴这么甜,数你机灵。”余氏很慈祥,摸了摸江雨晴的头发,说道,“赶紧去吧,先生等着你们呢。好好读书,改天师娘要考考你。”
虽然也穿着农家妇女常见的粗布衣衫,但余氏给人的感觉很不一般,文文静静,很贤淑,甚至都没人见过她发脾气,跟在先生背后相夫教子,而且还会读书写字,怎么看怎么不是寻常的农妇。
《千字文》,原名叫《千字启蒙文》,这本作为魏国的启蒙读物,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现在仍旧一直延续。等孩子把这一千字都学会,再去学期其他如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之类的知识,传闻是有前朝大学士颜士祯撰写修订,因为是孔老夫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后代,德高望重,目前被魏国奉为老神仙。
不过在江雨晴看来,这本书似乎太过单调乏味,所以才会有不少学生觉得艰涩难懂,太过深奥。如果自己把当初的《三字经》、《增广贤文》或《朱子家训》之类的作品拿出来,会不会在推进魏国启蒙交易方面有不一样的效果?
直接拿出来,妖孽的罪名跑不掉,借着托梦的说辞,恐怕会有些说不过去,其实主要问题还是自己太过年幼,可供发挥的余地不大。不过既然已经有了这个想法,那就应当积极实施,哥哥江野是不二之选,这样以后说出去,三字经是兄妹二人合著而成,在人们心中哥哥的风头必然更盛一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想当初她可是背的滚瓜烂熟,以至于就算灵魂穿越之后照样能够麻利顺溜地背诵出来。
今天学堂之上练习的是书法,按照崔先生的说法,字如其人,字好的人在科考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再好的文章,字迹如鸡挠一般,多少大煞风景,就算文章一般,但字体赏心悦目,考官的眼睛只要不是勾了牛屎,肯定会有人情分在里面。
“雨晴,按道理说,以你的年龄和手腕力度,本写不出这样筋骨十足的字体来,你家中也没有以书法见长的长辈,谁教你的?”崔濂拿着一张写满毛笔字的纸张,很是欣赏,又略带疑惑。
“爷爷教的。”江雨晴抬头,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说道。
“哦?但为师如果没有记错,你爷爷早在你两岁那年便驾鹤西游了,如何教的你?”崔濂再问。
“哦,是爷爷托了梦教我的。在梦里,他老是让我写字,还说写出来的字要方方正正,要有骨头,还得有神。先生,书法里什么是神?”江雨晴直接开启胡扯模式,一通乱侃。
“满嘴荒唐言!”崔濂甩一甩长长的衣袖,怒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以后不准再讲这些鬼怪之事,否则别怪为师的戒尺不长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