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页)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翻越了不知道多少道冰川和山口,在大龙池畔休整数日,安西军一鼓作气,向着葱岭守捉的方向开始冲刺。
这个时候,从开始的一人两马,已经变成了一人一马了。在冬天行走于葱岭南麓,其艰苦根本难于形容。
又过了十余日,等到了葱岭守捉,终于再次见到大唐旌旗。
“到了!”
“活着回来了!”
安西健儿们一阵欢呼,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不肯再走。有几个坐下去之后,直接就没了呼吸。
马璘看着这一幕,眼角也是微微湿润。
自飒秣建发动开始,直到离开飒秣建为止,安西健儿阵亡人数不超过一千。而这一次在冬季穿越葱岭,尽管是沿着河谷大道行进,死去的汉家儿郎却是超过了一千!
这还是在做了万全准备的情况之下,到了这里粮秣还有大半。沿途没有一个人饿死,却依然是有这么大的损伤。
在天威之下,人类总是渺小和脆弱的。
或许,等过了冬天再穿越葱岭,是个好的主意。
可是对于主边安西的渴望,让他无法等待。
当然,急于回家的汉家儿郎们,也不可能愿意在葱岭南部过一个冬天。
……
数百骑踩踏冰雪,向着大军迎了上来。
“将军!”
到了马璘面前,为首的青年在马上躬身,所有的人同时行礼。
这便是跟随李绾提前出发的五百安西健儿,是从所有人中挑选出的精锐。他们是军队,自然不能跟随李绾前去长安,所以在这里等着马璘。至于李绾本就是来大军中混功名的,并不在正式的汉军军籍之上,所以可以做这件事情。
安西境内唐军烽铺相望,道路极为平安。李绾到了这里带着贡品和祆教圣女还有粟特王的子女组成了一支商队,已经向于阗方向去了十几日了。
只要他们平安到达长安,马璘的计划就有实现的可能。
马璘点了点头,温和一笑。
从这些将士们的眼中,他便可以看出他现在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这正是他想要的。原本他只想着带着大伙儿平安返回安西,然而自从发现了汉人永久占据河中的可能时,他的想法便已不同。
安西健儿们的拥戴,便是他实现计划必须的条件了。
脸上笑着,心里却是有些酸涩。
如果不是他的私心,本应该有更多的汉家儿郎平安归来的。
可是面对千年难得的机遇,面对汉家文明在中亚占据主导地位的诱惑,他又是别无选择。
第三十一章分钱
要想一个地方永久属于汉人所有,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汉人大规模移民,在当地占据人口的多数,要么用汉家文明影响当地土著。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迎来的先头部队健儿里,最前面的这位青年名叫田名远,乃是交河郡高昌县人,刚过二十岁,也是一位能在马上使用陌刀的悍将。
交河郡便是原来的西州,贞观年间侯君集灭高昌国后始为大唐所有,不过在此之前西州便是碛西汉民聚集之地。
大唐安西万里疆,汉民聚集之地却只有以西州为中心的三州地带。安西四镇曾多次废置,这三州却始终是掌控在大唐手里,是大唐在碛西的根基所在。能够始终不弃,原因便是这里汉人占据人口的多数。
自朝廷开募兵以来,四镇汉军精锐多半便是来自于这三州之地。这五百先头部队,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三州的良家子。
田名远读过几年私塾,也算是一个难得的文武全才的家伙。向马璘行过礼之后,田名远跳下马来道:“将军一路辛苦!守捉使大人一直在等着将军,已经准备好了酒食,属下带将军过去。”
马璘看了看远处的小城,摇了摇头道:“不急,先分钱吧!”
闻听此言,疲惫的安西健儿们顿时欢声雷动,田名远和手下也都是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在这寒冷的葱岭守捉等待,就是为了这一刻,不然的话,早就分散回去见家里妻小了,哪里等得到这个时候。
“参军,可以开始了!”
马璘看向了杜环,杜环点了点头,命令长行坊的兄弟们把各种财富都从战马和骆驼背上拿下来,堆积在雪地之上。顷刻之间,各种财富便堆积成了一个小山。
所有人都是来了精神,一双双眼睛巴巴的看向了那一大堆物资,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现出渴盼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