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没有那么多丫鬟婆子,陈先生的衣服皆是她打理的,也不奇怪。”
柳夫人一听,便松了一口气,“小莲这死丫头,连人家年纪都没有打听清楚。不过才七八岁的孩子,这么能干,果然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章嬷嬷说道:“可不是,我看今天的回礼,似乎也是顾家的姑娘打点的。”
“哦?”柳夫人好奇的说道:“你拿过来给我看看,都是回了什么礼?丽娘那丫头,连送礼都不会送,居然给人家送了一盒儿玉簪花,她以为是送她那些手帕交啊!”
章嬷嬷示意众人把礼物呈上来,柳夫人抿嘴笑道:“又是吃的,果然是庄户人家的孩子,实在!”
章嬷嬷笑着说道:“顾姑娘还送了一张礼单呢。”
柳夫人说道:“哦?快拿过来给我看看。”
章嬷嬷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礼单递上,柳夫人接过打开,“咦!”她惊讶的说道:“这孩子的字写的还真出色呢!”她看着看着,越来越惊讶,片刻叹道:“若这回礼那孩子打点的,还真是一个兰心蕙质的孩子呢!难怪顾先生这么宠这个妹妹。”
章嬷嬷好奇的问道:“夫人,顾姑娘送了什么回礼?”
柳夫人说道:“你把她送的匣子,拿上来让我瞧瞧。那二十个包子,你让厨房去蒸了。我还没有听过豆腐皮还能做包子的呢!那么薄的东西!”
下人应了一声,就带着二十个豆腐皮包子去了厨房,小丫鬟又把一只精巧的大木匣子奉上,章嬷嬷打开一看,不由惊呼:“这顾家怎么会有这么多鲜花?”
柳夫人笑着拈起了一朵递给她说道:“你看仔细,这是绢花不是真花。”
章嬷嬷结果仔细看了看说道:“咦?真的呢!不仔细还真看不出是绢花呢!不知道是谁做的?这手女红可是绝了!”
柳夫人看着匣子里绢花,只有牡丹和梅花两种花,可做的极为精巧,还能看出品种来。那梅花有红梅、腊梅还有绿梅,最引起柳夫人注意的就是三朵硕大的牡丹绢花了,一朵豆绿、一朵魏紫,还有一朵赵粉。
“夫人,你看这朵绿的,跟你今天的衣服正好相称。”柳夫人今天穿的正是一件葱绿金丝袄儿。
柳夫人拿起豆绿,“这叫豆绿!”她递给了章嬷嬷,示意给她戴上。
章嬷嬷一边给柳夫人戴花,一边笑着说道:“这么漂亮的绢花可不多见,这顾姑娘可真有眼光,这么漂亮的花儿,也就夫人能配得上了!”
柳夫人捧着铜镜欢喜的笑道:“真是聪明灵巧的孩子,这么漂亮的绢花我还没见过呢!你看她做的多细心啊,那花瓣上的褶皱都跟真的一样!内造的宫花,虽说用的布料都是上等的,可没她做的这么细心。”
章嬷嬷说道:“可不是!我看这绢花做的便是上次大少奶奶戴的据说是宫里传出来的宫花都比得上了。”
“这梅花给姑娘送去,让她正好在元宵戴上。”柳夫人心里极是得意,寻思着过年的时候,要把这些绢花戴出去跟大嫂好好比比。她亦是北方大世族出生,在娘家的时候,她虽庶出,可家里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故颇得父亲和嫡母宠爱。若不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想嫁到江南来,也不会嫁给柳教授。
两人正说话间,门外有人进来传话。
大年夜
“夫人,少爷下学回来了。”柳夫人听到丫鬟的话,不由一喜,刚想让说让他进来,就听到——“孩儿给母亲请安。”童稚的声音伴随着蹬蹬的脚步声,一个宛如金童般的小男孩快步跑了进来,跪在地上给柳夫人请安。
柳夫人连忙拉起他,“我儿,地上冷,别跪了。下学回来了?今天先生教了你什么?”
柳文理撒娇的扑到柳夫人的怀里说道:“姆妈,我饿了。”
柳夫人一听连忙让丫鬟把点心奉上,自己亲自挟了一个喂到了儿子嘴里,柳文理张嘴咬了一口:“好吃!姆妈这是什么点心?我怎么以前没吃过?”
柳夫人这才注意到,送上的点心竟是以前没见过的,似乎是用豆腐皮叠成四四方方的小包子,她不由问道:“这就是顾家送来的豆腐皮包子吗?”
章嬷嬷说道:“正是顾家送来的包子。”
柳文理拉着柳夫人的是说道:“姆妈,我还要吃。”
柳夫人又喂了他两个,见他还要吃忙说道;“不能再吃了,再吃你晚膳就用不下了。”
柳文理嘟起小嘴:“姆妈,我不吃晚饭了,我就吃这个包子。”
柳夫人摇头说道:“这怎么可以?你再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