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曼诺夫慧眼识英才,说不定堂堂的大将维拉迪米尔现在还只是“那堆狗屎”手下的一名师长。
“司令员同志,最高统帅的意见怎么样?撤退吗?”涅钦科走过来问。
“他去休息了,我打电话给科西金,他只说最高统帅反对任何撤退。”维拉迪米尔极为不悦。
与自己耿直的性格不同,科西金在罗曼诺夫面前永远只有顺从,当然那是狐狸对老虎的顺从。
“科西金肯定也看出当前的危险的。”大将攥紧右拳狠狠地打到地图上,“混蛋!又回到了1941年了!”
涅钦科想了想说:“那只好让彼得洛夫同志死守阵地了,等到总攻发起后看形势的变化再做决定。”
“那样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会被葬送掉的!”维拉迪米尔气愤地对参谋长说。
“那可是我们最光荣的部队,你在那里呆过,我在那里呆过,科西金也在那里呆过,就罗曼诺夫没有。”
“可是…如果撤退的话我们可就是…”涅钦科为难地说,上将并不愿意看到维拉迪米尔违抗军令,这样对所有人都没好处——当然除了敌人。
维拉迪米尔盯着桌上的地图想了想,说:“亚特兰大已经被包围了。就算撤退,第33集团军也很难保住了。”
这是多么艰难的一天啊,早上七点时维拉迪米尔还踌躇满志地调兵遣将准备扼住盟军的进攻,现在还没到傍晚,形势就变得如此严峻,真可谓朝不保夕啊。
可如果抗令不遵,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倒不是说罗曼诺夫的手段有多么可怕,而是会给苏维埃联盟和红军带来极坏的影响。
提前发动“双头鹰”计划的总攻维拉迪米尔已经显得有些擅自主张了,不过终究是利大于弊,罗曼诺夫也就欣然接受。可是当前的情况大大的不同。
“弗拉基米洛维奇,要不我给总参谋长同志再打一个电话,详细说明情况。”涅钦科说。
他很清楚维拉迪米尔与科西金的关系,也深知两人的性格与为人。
科西金虽然能经天纬地,但对个人恩怨也是睚眦必报,现在的形势下,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的失败已成定局,这都是维拉迪米尔要负的责任。如果这种失败再搭上一个光荣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话,弗拉基米洛同志不但责任更大。
而且军中的诸多德高望重的老将与退伍元老就不会再支持维拉迪米尔,转而支持“学院派”的科西金。当然不许撤退是总理的命令也不是元帅的意思,到时他完全没有责任,成为这场权力角斗的胜利者。
“不用了!”维拉迪米尔直起身来说,“索洛夫维奇,把撤退计划发给各个部队。”
“这是命令,我已经拟好了。”参谋长把夹在文件夹上的撤退命令递给大将。
“好!”维拉迪米尔扫一眼,说着就掏出钢笔准备签名。
“等等。”涅钦科说着从司令员的手上拿回命令,“弗拉基米洛维奇,由我来签署吧。您知道紧急状况下我也有这个权力。”
“什么话!”维拉迪米尔夺回命令,“上军事法庭你也别想走在我前头。”他爽快地签上自己的大名维克多?弗拉基米洛维奇?维拉迪米尔。
第二十节 绝望与胜利
涅钦科的撤退计划是由第81步兵师抵抗来自北面的美军攻击,保住塔斯卡卢萨(Tuscaloosa)到伯明翰的通道,掩护第61集团军的余部撤退到塔斯卡卢萨。
而第113坦克师则在入夜后,从伯明翰向亚特兰大方向突击,以接应第33集团军向伯明翰方向的突围。
为了缓解守军的压力和减轻撤退的难度,第20集团军也停止了向孟菲斯的前进,转回突佩罗向伯明翰方向推进,攻击加拿大第1集团军,以牵制美军的右翼。
彼得洛夫虽然在维拉迪米尔看来有如一堆狗屎一般,但他对撤退倒是非常在行。
第61集团军司令部和一些后勤部队很快就在下午5时离开了伯明翰,飞奔在通往塔斯卡卢萨的20号州际公路上。
但美军速度也很快,第31装甲团在太阳下山时到达了北约翰斯(NorthJohns),离20号高速公路的直线距离不过5英里(约8千米),而东面第4装甲师也已经光复了伯明翰东南的贝斯玛(Bessemer)机场,对伯明翰的合围很快就将完成。
双方都十分紧张,都在和时间赛跑。
就在这时候,也就是18时,西边的晚霞在夕阳的余辉中显得灿烂多姿。
红军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