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就走,我要和你们断绝关系,我是男人。”
他妈妈一听,我的天哪,儿子说出这种话来了。他妈妈本来不忍心看,后来听到这话就出来了,说:“你个臭儿子,教育你你还不领情,你走,走吧你,走了再也甭回来,签个协议你走了就和我们脱离父子关系,跟我们家脱离关系。”
他妈妈原来想:“我吓唬你一下,你才六年级,你不会写了。”没想到儿子过来,刷刷就签了名字。
他妈妈一看,这儿子真是倔,就更生气了,说:“把衣服脱下来,衣服是我们的。”
儿子把外衣脱掉。
他妈说:“再脱!”
上衣、裤子、毛衣都脱了,最后就剩下秋衣秋裤。
他妈说:“脱!”
儿子就说:“妈,看咱们母子一场的情分上,你给我留点吧。”
说完把门砰一摔就走了。
这是新疆寒冬腊月天啊,零下20多度,孩子就穿着秋衣秋裤走了。当然也没走远,他妈妈一看吓坏了,赶快让她妹妹把孩子弄回来。
这个妈妈后来明白了,她要是真不管这孩子,她就真的会失去他。她不能没有这个孩子,就把孩子又给追回来。
孩子毕竟还是个小学生,昂着头出去,也没走多远。天太冷了,冰天雪地往哪儿走啊,又没有钱又没有衣服。他站在不远的地方发抖,所以他的小姨过来一劝他,他还是回家了。
他妈妈后来就改变对儿子的教育,不打孩子,也不批评他,他爱干吗就干吗。爱上网,行,家里装好宽带,买上电脑,就在家里上网。他愿意跟谁交往,让他们来,来好多个孩子,她给他们做饭吃。后来她跟孩子关系好了。
。。
准则5 成长是双轨道(2)
但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又有两天没回家。
他妈妈又急了,给儿子打手机,儿子说:“妈,我一会儿就回家。”
一会儿他儿子主动打来电话,他妈妈说:“你干嘛了?”
他说:“我有事,我们在外面碰到一个小流浪儿,他特别可怜,我们怕他受到坏人伤害,陪他两个晚上。”
他妈妈一边打电话,一边想:“编吧,我看你还怎么编。”但还是控制着自己说:“是吗,怎么回事?”
“我回来跟你说吧。”
“你快回来吧!”
其实他儿子就在门口打的电话,他怕家里不理解。
放下电话,他两分钟就回来了。
回来之后,妈妈就控制着自己情绪不去戳穿他。他妈妈说:“是吗,那个孩子那么可怜呢,在哪呢?你带我去吧。”妈妈实际上是想揭穿他:“我看你的谎言都撒到什么地方去,你带我去。”
儿子真带她去了,在下水道拐来拐去,还真是管道,往里头爬进去很远,果真看见个小男孩缩在里边,边上放点吃的。还真有这个人,原来他儿子和一些被认为是坏孩子的男孩一块儿来帮助这个流浪儿。妈妈感动了,她觉得:“我儿子还能有这个心哪,帮助一个比他困难的人,还守了两天两夜。”
做节目的时候,中央电视台请我发表评论,我说:“你儿子哪是坏孩子啊,你儿子是少年英雄,这是见义勇为的高尚行为啊!一般的孩子都做不到的。他不忍心这个流浪儿一个人在那儿,怕被坏人欺负,所以就在那儿陪了两天两夜。所以我说你儿子身上有非常好的品质,根本就不是坏孩子。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坏孩子,只有在某些方面有缺点的孩子,这不是坏孩子。”
这个妈妈说她是看了我的书,觉得应该改变对孩子教育的观念。她后来辞职了,组织了一个“坏孩子妈妈联盟”,还注册一个企业,叫一个什么教育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孩子太多了,妈妈们联合起来,利用寒暑假组织孩子开展各种各样活动。比如组织他们参观少管所,到夏令营里锻炼等。现在这个联盟全国很知名,我还把程秋杰女士请到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介绍经验。
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这个被公认的坏孩子到了幼儿园不适应,到了小学不适应,现在就不想上学。让我特别震惊的是,这个妈妈刚有这个孩子之后,她的想法是非常浪漫的。
她不是不管孩子的妈妈,她说:“我要让我的孩子自由地成长,要有个快乐的童年,不要那么约束他,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他愿意不洗手就吃饭,可以,男孩子嘛!愿意爬墙,可以。”对孩子非常地自由放纵。听上去这个妈妈还挺现代,她是解放孩子,让男子汉自由成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