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2/4 页)
弄出来,他已经让科学院、华夏基金和诺贝尔研究中心都开始动手,争取早日发明。
速度必须要快,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波轮洗衣机的样品终于做了出来,这是一台用木材做成,类似于木桶的东西,研究人员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电机,也不是结构设计,而是材料。
在没有工程塑料的情况下,波轮和箱体的材料就很难办,如果是用金属的话,比如铁壳的话,会比较沉重,如果是木头的话,密封性又难以保证,毕竟木桶这玩意要工业化可不容易,生产效率太低。
这个问题对波轮洗衣机来说还不是很严重,用于甩水的脱衣桶,以及洗衣脱衣结合在一起的单缸洗衣机,转桶的材料就更加难以处理,波轮式洗衣机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研究人员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寻找合适的材料,并根据材料设计出更加好用的机器。
虽然距离成功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过在叶枫看来,这木桶一样的洗衣机已经是成功,接下去要做的不过是继续完善而已。
让他意外的是电热器的研究,还是相当的顺利,电流电阻功率的理论已经比较全面,研究人员要做的还是寻找材料、设计和试验,他们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果然还是简单的热得快,一种让叶枫很怀旧的产品。
第六集 中国攻略
第333章 … 李秀成
热得快、电炉和洗衣机的样品很快拿了出来,虽然因为材料的问题,外形和功能上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基本还是能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叶枫首先都搞了一套,然后拿到总督府的办公室使用,总督府有专门的服务人员,用这些也不是很方便,但这种新式机器的出现,却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
在官员看来,插上电便能烧水的热得快和电热壶是最有用的,尤其对小官吏来说,就不需假手他人来烧水,很实用。
不过这也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水是可以很方便的烧,但如果不是放在炉火上的话,热水也会变凉,也就是说要保暖,叶枫不得不再去发明一样新的东西,那就是暖水瓶。
对这些电器感兴趣的多是一些收入不高的中低级官员,同时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家里请不起仆人,有了这些电器就会省去很多事,但新产品刚刚投入市场,价格却不会低,让他们大失所望。
“不用人力,便能洗衣,那我们以后岂不是要没事做了?”服务人员却是另外一种想法,也很担心。
“你们不用洗衣、烧水,却可以做其它的事情,华夏复兴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叶枫笑呵呵地安抚这些失意的服务人员,其实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这些机器现在未必能提高多少效率,只是能将一部分人解放出来而已,也就是用仆人的会少些,毕竟有些事做起来更简单了。
样品出来以后,很快定型生产,这次获得授权的有刘镛的恒顺机器厂、方举赞的发昌机器厂、福建的华夏机器厂、诺贝尔电器厂等七家工厂,其中这四家几种产品都生产,其它不过是选择一两种。
新产品推出市场以后。反响还不错,基本上生产出来以后都能卖掉,不过生产能力也不高,因为新奇而买的人更多。毕竟这玩意穷人不会买,一般的人买了也不划算,真正地有钱人却觉得没什么用。
叶枫倒是以总督府的名义买了几套,当然也不是自己用,而是当作国礼送出去,李秀成、洪秀全、李鸿章、曾国藩、石达开等人,还有英法等国的使节,也不知道他们收到礼物会怎么想。
十月初,也就是上海开始政改的时候。叶枫却离开了杭州,也不是去上海,而是去了湖州,然后乘坐一艘游船前往太湖西山岛附近,在船上和李秀成见了一次面。
叶枫这是第一次见到后世大名鼎鼎地太平天国将领,历史对他的评价大致是杰出的军事才能。然后晚节不保,虽然有人以西蜀的姜维为之争辩,却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叶枫对李秀成写降书时的心态也不了解,还是不信要多些。
李秀成明年便已是不惑之年,叶枫不过二十二岁,但他看上去很成熟。多年的经历沉浮,特别是领导这么一个团体,肩负这样一种使命,叶枫也渐渐有了上位者的气势。任谁也不敢轻视。
对于李秀成,叶枫不想也不擅长玩政治手段,寒暄以后,他直接就问:“不知忠王殿下如何看当今天下局势,又打算立下何等功勋?”
这却是问李秀成对未来形势的判断,以及个人对未来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