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1/4 页)
尽管现在延安城的防务是刘勇做主,但是延安城内最大的官却不是刘勇,而是延绥巡抚岳和声。
岳和声升迁延绥巡抚还不到两年,但是陕北的情况已经非常败坏,整个陕北之地,遍地都是流贼盗匪,能攻破县城的巨匪大贼已经不少于六股。
面对这种严酷的局面,因为能力上的关系,再加上岳和声运气不好,赶上了固原兵变,牵制了最精锐的榆林镇官军,岳和声没能第一时间平定叛乱,只能看着陕北的局面越来越糟糕。
因为刘宣连续攻破两城,王嘉胤连续击破白水、澄城,富平等地的官军,岳和声已经彻底失去了朝廷的信任。
尤其是崇祯皇帝,竟然在诏书严厉的训斥岳和声。
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岳和声只能冒险邀名,亲自赶到延安府监军。岳和声本来以为延安城池坚固,流贼几个月没有攻打延安,必定是没有心思攻打坚城。
没想到刘宣休整两月,竟然全军拔营,朝着延安进军。面对如此情况,岳和声也只能咬牙支撑,所幸他还不是非常愚蠢,将权力下放给了刘勇,自己率领延安的文官全力配合守城。
因为刘宣对待士绅激烈的政策,延安府的官绅非常仇视刘宣,他们派遣家丁族人,一共聚集了两千余民军,配合刘勇守城。虽然这些民军没什么训练,盔甲更是凤毛麟角,但是也极大地缓解了刘勇兵力不足的局面。
有了这些民军加入,刘勇尽管缺少精兵,不敢出城野战,但是守城时兵力也不像以前那样吃紧。
双方的炮战还在继续,火炮发射的声音隆隆作响。刘宣火炮众多,射术较精,官军火炮位居城头,占据射程优势,两方优劣相互抵消,居然打得难解难分,谁也占不了上风。
虽然炮战还在持续,而刘宣军中却有了大行动,他让传令兵传令中军主力全部出动,第三营、第四营、第五营三营步兵列阵而出,朝着张芳位居城关的营寨逼近。
李旭升麾下的骑兵营也全部列阵,严密的监视着城内的动向,准备随时随地击败城中的援军。
三营的步兵,足有三千大军,列成的阵型宽度达到了一里,呈扇形朝着张芳大军逼迫过去。这三营的步兵,每一营还伴随着十门轻便的虎蹲炮,浩浩荡荡的半包围住了张芳的营寨。
几个月前,张芳与刘宣麾下的骑兵营已经交过一次手,那一次交手,张芳狼狈而逃,遭受了从军以来最大的惨败。从此之后,张芳对于刘宣麾下的军队,天然就有些畏惧,他麾下的士卒,或多或少也都有一些胆怯之心。
面对刘宣全力而出的三千大军,张芳根本不愿意出战,两方稍作接触,张芳马上溃退下来,带着麾下的骑兵全部逃到城墙之下,带领士兵鼓噪的要进入城内休整。
而张芳在城关修造的营寨,马上便宜了刘宣,营寨之中的各种后勤物资,张芳也没有放火烧毁,完好无损的交给了刘宣麾下大军。
张芳之所以不坚壁清野,并不是他真的愚蠢,而是暗中耍了一个小聪明,他留下大寨物资,就是为了让刘宣麾下的步兵为物资耗费心神,不继续追击自己这支城外孤军。
张芳的目的显然达到了,刘宣为了清点营寨之中的缴获,并没有冒险追击张芳。
刘宣之所以放过张芳,第一是张芳在城头火炮保护之内,避免无意义的伤亡。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张芳麾下已经丧胆,根本不敢对抗刘宣大军,这样一个敌人,不仅不是刘宣需要重视的对手,反而是官军的猪队友,能为延安城的守将刘勇带来更多的麻烦。
攻破了张芳这支军队的营寨,刘宣今日的目的也算达成,他让炮兵营,第三营驻扎在张芳营寨之内,派遣后勤营搭造高台,在城关高台之上安放火炮,这样一来,刘宣麾下的火炮高度不下于城头,在与官军火炮对射中也能占一些上风。
还没有半个时辰,张芳就已经失去了大寨。面对这种局面,刘勇也没有好的办法,毕竟李旭升麾下的骑兵虎视眈眈,刘勇也不敢派出援军支援张芳。
而张芳要进入城池的要求,刘勇也不置可否,现在两军对阵,刘勇也不敢冒险放张芳入城,以免流贼马队趁机偷城。
最近一段时间,张芳一直受到刘勇的刁难,不仅被调拨出去不少马匹铠甲,就连麾下的精锐士兵,也被刘勇抽掉了不少。
如今更是被打发在城池外面把守城关,相对于城内坚守城墙,把守城关无疑是一个苦差事。因为想要把守城关,就需要与攻城一方野战,而面对精锐的流贼大军,张芳出寨野战无疑是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