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家里,左玉要求各中队,加紧训练,对攻城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反复模拟,逐一破解。
射击!
投弹!
刺杀!
爆破!
根据上级初步的部署,明天就是行动的日子,教导员怎么还没回来呢?
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把鲁南的清晨映得分外淳朴,宁静中暗藏一股激越的力量。
有谁知道,这里即将打响武装攻城的第一枪呢?
“报告!”,一个声音把左玉的神给拉了回来,一看,是通讯员马海浪。
“说!”
“支队陈副参谋长刚到,在会议室等你。
“好,你快让炊事班给他们搞点吃的,马上拿过来!”
大战前夕,支队来人一定有重要情况,左玉用力呼了几口,不远处,战士们正在晨曦里出操训练。
##
“老陈,辛苦了!”
一见到陈副参谋长,左玉几步上前,紧紧握住对方的手。
陈一彪,1931年在江西于都参加革命,跟着红一方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战斗中多次负伤,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中央决定在山东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时,他是第一批到达山东的八路军。
“老左,不客气,支队领导太关心明天这场战斗了,派我来协助你们。”一口江西话,说得快时大家只能听个大概。
“谢谢支队领导,老陈,你来坐镇,我心里这块石头一轻啊。”一半是谦虚,一般是真心话。
这样的战斗,自己没经历过,就是整个支队,都还没有先例。
虽然人数上占有优势,通过战前发动官兵们信心十足,但是,没有炮火支持,缺乏重型武器,这对攻城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我来啊,就是给你出出主意,帮你做做后勤,哈哈,你独立大队兵强马壮,纵队哪个大队不羡慕啊!”带点调侃。
三百多人马,两挺重机枪,五挺轻机枪,这样的配备,确实在整个支队是不多的。
难怪,不然也不能叫人家独立大队啊,执行的往往也是支队最难啃的攻坚任务。
但与日军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一般来说,日军陆军作战部队的最小编制是这样配备的:
一个小队五十余人,管三个班,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每个班配一挺轻机枪,和50毫米掷弹筒,这玩意是一种双人携带的轻型迫击炮。
对于防守重点县城的部队,一般会加配几挺重机枪,重要区域会适当配备炮火。
这还只是日军的一个小队,另外配属有中国人组成的联防城防性质的部队,一般为三百人左右,武器火力也不差。
说话的当口,炊事员已经端上了面疙瘩,陈一彪接过,不客气地大口干了起来。
玩笑归玩笑,饭碗一丢,陈参谋长就和左玉研究了起来。
一、二中队主攻东门,梯次进攻!
二、三中队一部分佯攻北门,吸引敌人分兵,一部分担任机动!
大队侦察班、爆破班全部分入一二中队!
所有轻重机枪集中到一、二中队,一比三配置机枪手!
任务最快速度到了各中队,主攻的笑起来,辅攻好机动的苦着脸。
在那么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中,哪个指战员不希望好好干一仗呢?
一场攻坚战就此进入了倒计时。
##
李官屯。
前沟后山,一条便道,可缘崖盘旋而上沿河迤逦而下。独立大队的驻地就在七里沟村的东北一角。
“口令!”
看到一个陌生的青年男子,独立大队设在村口的一个岗哨立刻警惕地上前拦住。
虽然春寒料峭,但是暮色里的年轻人满脸流着汗,面色极度疲倦。
“快带我去见大队长,我有急事!”年轻人语速急促,分外焦急。
“大队长怎么能说见就见,你是谁?口令”
“口令月黑风高,快点带我去见,不然就晚了!”
“你到底是谁?”战士虽然听到了口令,但仍然带有疑心,他忠实地履行岗哨职责。
“许大哥,许教导员让我送来情报,快点!”
一听这话,战士立刻放下了警惕,“我们的许教导员怎么还没回来?”
“他被捕了。”
“啊?”战士诧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