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为不少老师和学生们一样,再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校园中,对似乎注定的前景一片茫然。
但那位叫刘忠厚的跛脚老师,改写了学生们和那所学校的命运。
初二时,刘老师调来做他们的班主任。望着萎靡不振的他们,刘老师没有讲任何大道理,而是给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作为孤儿的他,15岁那年才开始读书,而他读的简直不能算作是学校——没有教材,没有固定的老师,没有固定的教室,牛棚、山洞、游船甚至村前的老榆树下,都曾经是他读书的课堂……世界上最简陋的学校也莫过于此了。
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先生,告诉在逆境中坚持求学的学生们:“虽然你们不会从眼前的学校中获得骄傲的名声,但你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独特的优秀,使这所学校名声远扬。”
老先生那耐人寻味的教诲,深深地激励了那些渴望上进的穷学生。后来,他们果然以超乎人们想象的勤奋,克服了如今讲来仍颇让人唏嘘不已的困难,纷纷地成才、立业,竟然让那坐落大别山深处的本来默默无闻的学校蜚声海内外,因为从那所简陋的学校里,走出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工程师、教授、作家……
后来桃李满天下的刘老师在深情地讲述中一再谦逊地说:“自己是最差的一个,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让学校以自己为骄傲。”
此时,颇为敬佩刘老师的才识与人品的学生们,在听过刘老师那“特别的一课”后,望着黑板上那“以我为骄傲”的五个刚劲大字,第一次开始认真地思索诸如“人生、追求、价值”这类平时总不以为然的问题,并从此像刘老师当年那样掀开了生活崭新的一页。
数年以后,已小有名气的他重返母校时,惊喜地发现:一排排地挂满教室和走廊的,不是人们在别的学校常见的那些古今中外的伟人们的画像,而是从他们那一届起,陆陆续续地从母校走出的、如今正活跃在祖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精英们的照片。
刘老师的夙愿实现了,他们用各自的努力与成功,让那所中学和那美丽的兴凯湖一样,有了自己骄傲而响亮的名声。
一位外国哲学家曾有这样一段隽永的论述:一个人只有懂得不靠别人创造的骄傲来增添自己的光彩,而是学会用自己的优秀,为自己生活过的环境、为他人、也为自己赢得一份骄傲,他才会不断地进取,才会充分地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才会取得令人仰慕的成就。
确实如此,即使是再贫瘠的土地,也会生长希望,也会诞生奇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报童的一次价值不菲的演讲(1)
商场上的竞争无处不在,最终的胜者,不一定需要具备多高的智谋,有时,只需要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保持一份坚持到底的坚定信念……
那一年;由于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大名鼎鼎的凯利公司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生存考验;公司的销售额急剧下降,公司财务陷入了艰难的窘境之中;一大批高级员工陆续地离开了公司;剩下的许多员工也深感公司前景岌岌可危,纷纷准备选择自己的退路。一时间;公司上下笼罩着浓浓的消极悲观的氛围;似乎公司已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面对棘手的困境,公司总裁艾弗森别出心裁地召集员工聆听了一场极为生动的演讲。大大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在这急需激励众人斗志的关键时刻,被邀请来的演讲者不是商界叱咤风云的成功者,而竟然是只有10岁的报童约翰。
那场演讲的方式也极为特别,似乎不过是公司总裁艾弗森与报童约翰两人在台上进行的一番旁若无人的平淡无奇的对话,但对话的内容却颇耐人寻味。
艾弗森开门见山:“约翰,你送报纸多长时间了?”
约翰骄傲地:“3年了,从我7岁那年就开始了。”
艾弗森:“送一份报纸平均能赚多少钱?”
约翰微笑着:“现在是每份报纸赚10美分,不包括偶尔有的小费。”
艾弗森:“看你整天都乐呵呵的,赚钱的路走得一帆风顺吧?”
约翰依然微笑着:“我每天都很快乐,这是真的,但赚钱的路并不大顺畅,刚开始送报的时候,送一份报还赚不上2美分,而且非常地辛苦,因为在那个街区送报的人太多了,许多孩子比我大,还有一些成年人,他们做得早,也比我有经验。”
艾弗森饶有兴致地问道:“那后来你是怎样击败竞争对手的?”
约翰不无得意地告诉洗耳恭听的艾弗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