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页)
暖,苏妙舒服的打了个哆嗦,由他拉着上山。
晁冲拽高了衣领,有连衣帽却不能戴,因为帽子里装着龙凤。
看见他这个可怜模样,凤凰抓紧一切机会嘲笑:“吃柠檬吗?”
晁冲哼声道:“他俩产的柠檬,在老子嘴里是蜂蜜味的!”
“单身狗的味觉也会变?”蛟龙补刀。
晁冲:“你俩就皮吧,段位太低了,也敢来我这里试刀?老子活了这么久,要是柠檬做的玻璃心,早死千百次了。”
晁冲拍着金刚心,神色得意。
纪念馆很简单,也就一百来平的面积,冷冷清清的,墙上贴着一些简陋的画报,上面写着关于枣子地经历的几次战役的介绍。
大多数战役都是抗日战争,内战只有一小块专区,简介也是一笔带过。
苏妙跟晁冲比对着时间,还是在三行字的简介中找到了关键词。
“1946年,在我国著名中将王行峰的指挥下,枣子庄驻军进行了战略掩护性撤退……”
“王行峰。”苏妙记下,“也就是说,司令所在的连队,应该是他的兵。”
“王行峰在当时起码指挥的是一个团。”晁冲说,“我们要找的是连队,而且是经过几番交锋后,只剩十几人的连队。”
苏妙问纪念馆的负责人:“你们有详细的资料吗?”
负责人说:“要多详细?我们这是根据县志和专家的分析请人写的,应该没有错误。”
苏妙:“误会了,我们只是想了解的更详细些,我们在找经历过这次战役的老兵。”
负责人想了想,说:“我这里有当时做简介时留下的文稿,在旁边的开水间放着。”
纪念馆旁有个开水间,是纪念馆工作人员值班的地方,堆放了许多杂物。
负责人从他杂物室取出厚厚一沓打印纸,脏兮兮圈划着,字迹又密又小,有几张还滴着油渍。
负责人红着脸道:“当时写简介也花费了不少功夫,最后请上面的领导来圈划了重点……所以简介上没有过多介绍参加战役的小兵,领导的意思是,只提几个军衔高的让大家知道就好……”
他把这一沓资料递给苏妙,苏妙翻看着。
头顶上的红旗猎猎作响,不一会儿,她的手指就被冻麻木了。
手中的文稿捏了不少,卓忘言说:“我替你拿着。”
“没事没事,进屋看。”负责人说,“外面冷。”
苏妙:“诶!”
她看见了关于1946年撤退的详细介绍。
正要抽出这张,却不料,一阵风吹来,加上卓忘言伸手过来帮她拿,苏妙下意识松了手,风把文件卷起,漫天飘扬。
负责人追着跑,眼睁睁看着几张纸被风卷走,飘向下方的土沟,离他们越来越远:“糟了……”
苏妙身边,忽然扬起一阵煞风。
在苏妙的怔愣中,卓忘言跳下了山丘。
“卓忘言!!”
卓忘言身后扬起尘土,当尘土散去后,清越的身影出现在半坡,他高高举着一只手,扬了扬手中的资料。
苏妙一口气终于舒了出来:“卓忘言啊……”
他慢慢走回来,莞尔。
“这一张。”他把那张详细记载着大撤退战役的资料递给苏妙。
苏妙抱住了他。
“你傻吗?”虽然知道他不会受伤,也能办到,可看到他跳下去的那一刻,心仍然紧张的想要吐出来。
卓忘言轻轻摸着她的头发,说:“有我在,你什么都不用担心,我什么都可以做到。”
晁冲扶额,伸手替旁边的负责人合拢了下巴。
作者有话要说: 文章所有的都是化名,战役也是,有参考,没原型。
第108章 荒漠水壶
文稿里只提到了枣子地驻扎的几个连队; 苏妙问了负责人; 计划拜访写稿子的研究员。
几番周折,总算是在天黑前,约到了这位研究员。
“你好,我是革‘命根据地研究所的。”来者是位年轻的姑娘; 看起来和苏妙差不多大。
“你请坐。”苏妙说,“我们是星星之火基金会寻找老兵项目的负责人,是这样的; 我们接受了一个委托; 想要寻找曾经在枣子地和他一同战斗过的战友,但是因为对方年事已高; 许多事都忘了; 我们能了解到的信息很有限; 就只有地点和连队撤退前的大概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