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页)
清军炮台守军下达了劝降的文书,要求大沽口清军炮台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献出炮台向联军投降。
由于在给联军一个中国人还是那种不堪一击的错觉,咸丰并没有向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下达任何指令。在接到联军劝降文书的第一时间,清军大沽口炮守将便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虽然晚清清军一向给人一种只知道欺软怕硬的形象,但并不代表所有的清军都是怕死鬼。大沽炮台守将溜走之后,炮台副将便接管了大沽口炮军,并稳定了军心,摆出一副势与炮台共存亡的架势。不过因为清军一向被洋人打怕了,这名副将并不敢第一个向联军舰队开炮。
次日清晨,在和煦的海风之中,没得到清军炮台投降消息的联军舰队悍然向大沽口炮台打响了第一炮。随即炮台清军顽强反击。没有援军,没有弹药补给,炮台上近名清军士兵势死悍卫着祖国的尊严。
联军舰队一轮齐几乎就会将整个大沽口炮台全部覆盖,而清军那些老掉牙的土炮,打不远不说,威力更是比联军舰队的舰炮相差不止一点半点。虽是如此,炮台守军仍顽强的在那名副将的带领之下,顽强地反击着。在副将打出最后一枚炮弹之后,一艘联军舰队的小型炮艇在遭受了无数炮弹洗礼之后,摇摇晃晃葬身在了中国的海底。而副将换来的便是一枚巨大的舰炮炮弹在他身边开花。带着不甘,副将缓缓地倒下了。
是役大沽口清军炮台再次将联军紧急从广州,香港调过来支援的几艘炮艇打沉打伤,联军士兵再次阵亡了近五百人。如此,一路北来,联军从安南,印度调来并汇合了香港与租界驻军共七千余人已伤亡了近两千余人。用两千余人的代价,联军终于踏上了通往大清国都的大门。
在踏上大沽口炮台之后,映入眼帘的是炮台上横七竖八的清军炮台守军的尸体。饶是英国人与法国人不可一世惯了,也被眼前的一幕所振惊。假惺惺联军在岸上集结之后,向天空开枪至意,并向他们的上帝祷告,好像如此,他便可让那炮上阵亡了近千名势死不退的清军安息,可以更心安理得的践踏中国的土地。
作了一翻假惺惺的敬礼致意之后,联军便兵分两路向天津进发。舰队由白河而上从水路开往北京,陆军便沿着官道一直向天津城杀来。普提雅婷再次勇往直前,自告奋勇地充当起“和事佬”的角色,先一步打马来向咸丰“逼宫”。
在普提雅婷看来,大沽口炮台已经失守了,咸丰的国都北京,就只余下天津这最后一道防线了。普提雅婷不相信咸丰敢拿着大清的首都开玩笑。联军虽然自大惯了,但还没有傻到认为凭着这区区五千余人便可以将大清国都拿下。毕竟北京不比别的地方,那可是一国之都。如果到时候引起中国全民愤怒,清军从四面八方杀来,那数百万的大军,就算只拿口淹也会将联军淹死,就算只拿石头砸,也能将那向艘战舰砸沉。这也是联军为什么一直肯让咸丰请和的原因。
一路上,兴奋难当的普提雅婷根本没有见到一个中国老百姓,所经过的村庄早已人去楼空。这让普提雅婷更有理由相信,现在的大清国还是以前那个任列强揉搓的东亚病夫,对此行的信心更大了。只是一直眼望天空的普提雅婷还是没有发现在路过一个通往天津城的必经之路上,早已经埋伏下了数万大军,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
第八十五章 一战天津(上)
大摇大摆,再次回到天津的普提雅婷,再次受到了天津大小官员的礼待。在被暂时安置在临时的驿官内后,普提雅婷就被告之咸丰皇帝现在很忙,来不及招见他。带着一丝胜利者的傲慢,普提雅婷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大战在即,兵临城下,任谁也会感到恐惧的,天津城里忙乱一片,普提雅婷也是能理解的。他不在乎咸丰什么时候招见他,等待的越久,他也许便能从大清这个古老而富饶的土地拮取更多的好处。
普提雅婷在等到,等着大清国的皇帝带着慌乱不知所措的官员们来求自己,到那时候,他能想见这群迂腐的黄种人痛哭流涕向自己哀求的样子。普提雅婷在天津静静等候了两天,却一直不见有慌乱大清官员来向他通报任何消息。仿佛已经被世人遗忘了一样,没有一个来理睬他。
渐渐觉察到事有蹊跷的普提雅婷,再也无法忍受了。他决定要主动去见见那位不太文明的大清国皇帝了。联军就快开到天津城下了,到时候如果那群傲慢到骨子里的英法佬把清国皇帝逼急了,他不敢保证那个一脸冷淡的大清国皇帝会做什么样的举止来。毕竟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的,何况这个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古老国度。双方要是撕破了脸皮,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