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部分(第3/4 页)
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所有的大臣,终于是如释重负的舒了一口气。崇祯皇帝,终于决定接受张准开出的条件了。虎责军和朝廷之间,终于避免了最后的杀戮。一切,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陕西,固原州。
固原州原来是一座军镇,是九边之一的陕西镇治所所在,平时只有驻守的军队,以及他们的家誊。在陕西动乱的时候,固原州的人口数量,不断的减少。人口最少的时候,只有四五万人,人口零散分布,完全没有城镇的气息。
直到李自威率领大军到来,并且在这里长期驻扎,长期接纳四周投奔过来的难民,固原州的人口数量,才逐渐的增加到二十万人左右。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内的街道,也逐渐的繁荣起来了。
在城内西北角,有一座宏伟的院子,红墙碧瓦,门口有肃立的起义军哨兵。在门口的前面,还插着一根高高的桅杆,上面飘扬着一面暗红色的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闯”
字。只要是陕西人,看到这面旗帜,就不会不知道他的主人是谁。
这座宏伟的宅院,就是李自成的住所了。
自从来到固原州以后,李自成就一直居住在这里,从来没有搬迂过。认真计算起来,李自成在这里已经停留了三年多的时间了。这样的安静日子,在以前,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自从虎责军到达洛阳以后,陕西起义军就显得十分的安静了。朝廷军队没有继续进攻他们,他们也没有继续进攻朝廷军队。双方,基本上相安无事了。有些记性不好的起义军官兵,甚至已经忘记了以前的杀戮,开始好好的享受难得的安静日子。
只是,这样的安静,总是让李自成感觉,自己好像缺失点什么。怎么说呢,就是好像不得劲一样。在他的潜意识里,好像还是要打仗,要到处东征西讨,要到处抢掠,才能满足他的心理需要。整天呆在同一个地方,好像有点厌烦了。
不过,厌烦归厌烦,不得劲归不得劲。哪怕是再不得劲,他都要乖乖的呆在固原州。原因没有别的,就是没有其他地方好去了。大半个中国,都已经被虎贵军占领了,他还能去哪里?
这天下午,李自成在院子里,无所事事的举石锁。现在的起义军,基本上都已经处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状态。唯独李自成自己,还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嗯,准确的来说,锻炼身体是附带的,主要的目的,乃是通过锻炼,发泄多余的精力。
忽然间,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跟着他的干儿子李过进来了。李过来到李自成的面前,递给他一份情报,同时说道:“闯王,这是西安府那边转来的紧急情报!”
李自成随口说道:“什么内容?”
李过简短的说道:“吴三桂叛逃到虎责军那边去了。”
“你说什么?”
“吴三桂投降虎责军?”
这个消息,的确让李自成吃了一惊。
吴三桂的名头,李自成是听说过的。吴三桂驻扎在凤翔府的时候,李自成的部下,和吴三桂的部下骑兵,曾经有过数次小规模的冲突。李自威知道,吴三桂是个将才。他统帅的部队,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本来,李自成还以为,吴三桂会为朝廷效忠到底的。没想到,他居然投降了虎责军了。
他慢慢的放下手头上的石锁,接过情报,仔细的看了一遍。他的文化水平还不错,大部分的字,他都是认识的。没错,情报显示,吴三桂的确是和虎贲军的王斗军团,取得了联系,投靠到虎责军这边来了。而且,虎责军的王斗军团,已经和吴三桂会合,正准备南下,试图袭击西安府。
从情报来看,最要命的地方,不是吴三桂投靠虎责军,而是他准备和虎责军一起,偷袭西安府。这样的狠人,李自成的确少见。投降过去不说,还要将自己的老主子,献给新东家。这样的好事,估计只有吕布最擅长了。
“这个吴三桂。”
李自威粗黑的眉毛皱起来了。
吴三桂在这个时候叛逃,时间来的真巧啊!
虎贲军的渗透能力,也的确是太强大了,居然可以策划吴三桂投降。这不是狠狠的打断了朝廷的脊梁骨吗?须知道,吴三桂的辽东骑兵,是西安府最后的防御。没有了这支辽东骑兵,西安府的野战能力,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今天还是一更……】
(未完待续)
第1054章 进退两难的李自成(1)
【祝各位国庆节快乐!】
其实,吴三桂叛逃,对于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