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可到了现下,他却真的有点为这齐皇的气度所折服了。身居高位者大多对自己上位前尴尬的处境讳莫如深,偏偏这位齐皇却坦荡自如。
乌铎低首行过燕礼,恳切言道:“齐皇风度智慧,乌铎叹服。我草原男子最崇敬心志坚毅、磊落分明之人,齐皇是真英雄也。”乌铎边说边解下腰间酒囊,双手恭敬奉给皇帝。依燕国之俗,算是顶礼崇敬,他道:“你们齐人说,无利不起早。我们燕国人也说,鸟儿不会落在不长果子的树上。乌铎在此谨与齐皇立誓:他日我若为燕王,齐燕边境无虞,齐水燕界分明不说。我愿将昆仑、琅嬛、秦州等十六地奉送齐国。我燕国自愿称臣,岁岁来朝,年年纳贡,各项税赋贡物以修约为定。”
“晋王果真大方,昆仑、琅嬛、秦州等十六地,地虽不广,可多铜、铁、煤矿,昆仑更是稀世美玉产地;秦州秦河水利,可入齐川渭平原,灌溉良田千亩。”皇帝表情似颇有所动。
“齐燕百年所争,亦不过此十六地而已。以秦州为例,齐燕杂居,秦州的老百姓自己都闹不明白,秦州是齐国之土,还是燕国之地。若以战事分晓,虽清楚明白,却也是两败之局。秦州若经战事,生灵涂炭,千里良田成灰土,毁坏了上古水利,纵使能争一时之胜负,却只怕会被日后青史诟病。既然如此,乌铎愿以秦州百姓和天下长治久安为念,割让十六地予齐国,换取两国休兵。当然,此事对我个人来说,更为有利。”乌铎目光坚定,心志不言而喻。
“哦,晋王倒是爽快。不过为了自身,不惜私下割让国土,难道晋王就不怕遭国人唾骂吗?”皇帝饮了一口乌铎献上的燕酒,微微皱了皱眉说。
乌铎一怔之后,竟是笑了:“史书史书,那些史官儿老头之笔罢了。何况,汉人有云:成王败寇。乌铎信自身,倒也不惧别的。”他傲然一笑,目中精光微起:“天下大势,此消彼长,从我手里送出去的土地,焉知不会在我的子孙手里夺回来?”
皇帝沉默一时,大笑道:“有理,还是晋王通透啊,人生在世,若老惦记着身前死后的声名,这百年也算是虚度了。”
“不知未央可好?”皇帝话题一转,语气甚是关心。
“未央……”乌铎侧头微笑,道:“她有大国身份,自然是好。”
“朕负未央甚多啊……她怕是责我怪我,今生都不想见我了。”皇帝起身,望着无边无际地广袤暗色,微微一叹:“若齐国襄助于你,而非她的夫君,只怕她真是要恨故国入骨啊。”
乌铎微微一笑,从怀中揣出一块美玉,凤凰和翔,上有篆文“未央”二字。皇帝惊讶,那乌铎又从袖中拿出一份信函,递给皇帝。
皇帝展开,只见娟秀小楷写道:玉佩凭作遥思,如未央与九哥亲见!皇帝用手摩挲着信纸,有点不敢置信,回忆起未央当日的来信,这个字迹绝对错不了。
皇帝抬起头来与乌铎对视片刻,只见乌铎目光纯正,不躲不避。又见他态似青松,说不出的俊朗英挺,不禁大笑道:“晋王你好手段啊。”
乌铎面上微红,道:“这封信笺,乌铎本不想在此时拿出,可齐皇问起……这其中,并非利益,也非大局,我是一片挚诚。”
“好个一片挚诚,未央虽然骄纵,可人却聪慧,先王让她远嫁燕国,从不怕她吃亏。朕记得,当年雍州贵胄不少,北军男儿英豪的也多,未央没看上一个,都不晓得她会嫁给什么样的男子。听说乌留珠内宠甚多,更要平衡各族势力,未央她……”
“不管形势如何,齐燕情谊不变,修约暗定,乌铎立字为凭,若有不兑现之处,修约一经公开,乌铎在燕国无立足之地。”乌铎见皇帝久久没有下着,拱手承诺道。
“未央肯与朕写信,算是体谅朕,可有些人却绝不会体谅。”皇帝喃喃自语。
乌铎听不真切。长时间的沉默,耳边只余松涛之音,飒飒而过。
皇帝拿起酒囊,仰头饮得几口,顿觉身子微微发热,脱了外氅,外服随风而舞,似要化羽而去。
乌铎沉默不语,良久才听皇帝道:“好,齐国愿襄助晋王,光禄勋白子安为我齐燕修约订盟之人。晋王的承诺朕依了,晋王出了这云梦泽,照样入京,朕以两国邦礼迎之。只望晋王回国后,代朕问候未央,希望再次相见的时候,未央欢欢喜喜,不要哭哭啼啼。”
乌铎心中激动,立刻伏拜道:“皇上慷慨,乌铎深谢。”
“白子安,就是这人,以后有事全找他。”皇帝一跃而下,指了指白子安笑言。
“白大人。”乌铎大礼来谢。白子安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