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3/4 页)
回程的大军里。
也不知他是真想开了,还是顾念着自己身体里流着苏慕闲的血。这一路上驻扎的时候,他时常派乐水过来,叫苏慕闲过去喝酒。苏慕闲在宫中当值两年,倒也学得几分长袖善舞。他知道夏衿对罗骞的情谊不同,便有意笼络结交。一个有心,一个有意,还没到京城,两人已好得跟亲兄弟一样了。
夏衿见了,自然十分高兴。
不过让她遗憾的是,罗骞始终不大愿意见她。见到她时,也故作疏离。他心里放不下,始终不能跟她成为朋友。
金秋时节,桂花盛开的时候,大家随大军回到了京城。
依然是送岑毅出征时的那家酒楼,宣平候老夫人、邵老夫人带着一群女眷在二楼等着,楼下是两家的男人。罗夫人坐立不安地不停地在窗口张望,手里的帕子被她绞得跟咸菜似的。她恨不得下一刻,大军就出现在路的尽头。
萧氏看得好笑,叫她道:“你还是好好坐着吧。大半年都等过来了,不急于这一时。”
罗夫人笑着应道:“好。”
可没坐一会儿,她又跑到窗口去张望。
而跟罗夫人一样表现的还有舒氏。只不过罗夫人是欢喜,舒氏是忧虑。想想自己女儿吃的苦,想想她不知会黑瘦成什么样,她就心里发酸。
“你回去看看,补品炖好了没有。”她将鲁婶叫来,吩咐她道。
鲁婶笑道:“您吩咐的事,厨房里哪敢怠慢?咱们出来前就炖上了,断不会半途熄了火的。”
一向好脾气的舒氏,这一回难得的发了脾气,沉下脸道:“叫你去看你就去看,啰嗦什么?”
鲁婶只应了,叫上鲁叔开道,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人群里挤出去,回府看了炖品,再满身是汗地挤了回来。
他们的女儿也在军中啊,自然要回来等着。
宣平候老夫人和邵老夫人对这事最有经验,早早就派了下人去十里亭等着。一旦看到大军的身影,就快马来报。
这一等,从上午等到下午时分,一匹快马箭一般地从远处飞奔而来,到了酒楼前停下,那人翻身下来,嘴里就叫了起来:“大军已过来了。”
楼下的人群顿时耸动起来。
望眼欲穿的罗夫人和舒氏各占一个窗口,早已伸长了脖子朝外张望了。
“来了来了。”眼尖的人指着远方叫了起来。
只见远处的路口处,一队人骑马朝这边飞奔而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永安郡主
“祖母,看呐,是祖父。”岑子曼望着远处高声叫了起来。
走在大部队最前面的自然是岑毅和张大力几个主要将领。看到岑毅穿着铮亮的铠甲,魁梧挺拔,英武不凡,岑家人即便已习惯岑毅隔几年就来这么一次,仍然激动不已,朝那边不停的挥手。
在这群人中没看到儿子,罗夫人郁闷不已。她觉得自己儿子是个举人,如今弃文从武,主动去边关打仗,再怎么的也该迅速提拔,做个高级将领。
现在在前面的高级将领中却见不到她儿子的身影。
看到罗夫人一脸郁郁,岑子曼撇了撇嘴。
哪个做将军的不是上过几次战场,沐血奋战,有卓越功勋才会被逐级提拔?罗骞想一去边关就做高级将领,也只有罗夫人这种无知妇人才敢想了。
看到岑毅等人渐渐走近,大家就把视线放到了后面。
“啊,是阿衿,是阿衿。那是阿衿的马车,是阿衿出发前乘坐的那辆马车。”看到跟在后面的那两辆熟悉的马车,岑子曼又激动地喊了起来。喊声比刚才看到岑毅时还要激动。
她祖父是主帅,是镇国大将军,不管怎么时候都是走在最前面的,所以看到祖父她只有欣喜,没有意外。但夏衿的马车跟在岑毅等人身后,这份殊荣,却不是谁都能有的。
舒氏早已被泪水迷蒙了双眼,捂着嘴巴生怕自己哭出声来。
她的女儿,终于平安回来了,而且,还立了大功。
“她……她怎么走在这里?”罗夫人不可置信地望着夏衿的马车。问岑子曼道,“你没看错?也许是北凉国公主所乘的马车呢?”
北凉国战败,北凉公主进京为妃,这消息是随着捷报一起入京的,大家都知道。所以除了那些迎接去边关打仗的儿子、亲戚的人之外,还来了大批的百姓,都是来围观北凉公主的仪仗的。
而夏衿立功的消息。因还没有封赏。百姓们所知不多。但朝中大臣和勋贵人家基本上都知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