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3/4 页)
普通人家的孤儿,出生在大家族的张宏可以享受到家族的照顾活下来。可是,封建家族这种东西和封建国家一样。在生产力水平和物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无论是封建家族还是封建国家都会处于一种内斗的状况。
事物是一体两面的。张宏享受大家族的照顾的同时,他也必须承担大家族中的倾轧。本来,二房太太(张宏的母亲)挺着大肚子执掌二房巨大的财富,就已经遭到了不少张氏族人的窥觑。性格刚强的二房太太去世后,只剩下一个年龄较大的庶子和一个刚刚出生的嫡子的二房,就成了很多族人眼热的猎物了。
张宏的庶兄,是张宏的父亲在结婚前的一个小妾的儿子。他的母亲作为大家族的通房大丫鬟,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成长环境,在他还是个很小的孩子的时候,就吞金自尽了。张宏的庶兄是被张宏的母亲,这个二房大太太亲自抚养长大的。
不得不说,张宏那个他没见过面,没有任何记忆的母亲,给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庇护,那就是张宏的那个年纪已经二十岁的庶兄。因为他从小被二房的大太太养大,所以他把张宏的母亲看成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自然而然的,他也把张宏当成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来对待。
封建国家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斗争是鲜血淋漓的。自然而然的,封建大家族内部的利益斗争一样是鲜血淋漓的。
年幼的张宏,就是在家族内部的明枪暗箭匕首毒药中,艰难的成长起来的。他的庶兄十几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当着他的庇护伞,为他遮挡着同族“亲人们”的阴谋诡计和筹划暗算。
张宏从小就知道,在自己这个大家族里想要获得相应的地位,在家族内部是没有任何可能的。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和兄长的状况,必须借助外力。最新章节这个外力就是科举考试。
本来对科举考试最为厌烦,骨子里充满了艺术家气质的张宏,为了改变自己的家庭在家族中的不利状况,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一路从秀才考到举人,再从举人考上了进士。
对于张宏来说,他之所以这么努力的进行科举考试和任何其他的读书人的目的都不同。他们参加科举目的是为了当官。而张宏参加科举,目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家庭在家族中的不利状况。考上进士当上官并不是他的理想和目标,考上进士当上官只不过是他改变自己的家庭在家族中的不利地位的手段而已。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那些和张宏同科的进士们在高中金榜的时候,表现出来是狂欢和喜悦,而张宏在得知自己金榜题名的时候,只是深深的出了一口气而已。
我们说一个人的命运不好,这样的人肯定是不断的遭遇不幸的。张宏高中进士之后回到家乡准备改变自己的家庭在家族中的地位的时候,一个噩耗从天而降。一直保护他,关心他,帮助他,鼓励他的那个同父异母的庶兄,居然因为得了一场风寒无人照顾而去世了。
张宏在度过了一段无比悲痛的日子之后才发现,兄长的死去,使得他十几二十年来一直追求着的“改变自己的家庭在家族中的地位”的目标变得毫无意义了。
兄长的去世,让他对家族失去了最后的一点儿认同感。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张家。
有人(就是作者这个老崔,呵呵)曾经说过:“苦难和不幸,是艺术家走上神坛的台阶。”
这句话,有一丁点儿的道理。能够名垂中国美术史的张宏,就是在苦难和不幸中成长的。在他的兄长去世,他离开了家族之后,张宏就开始了自己的宦海人生路。很明显,艺术气质浓郁的张宏,在做官施政方面不仅没天分而且没兴趣。
和佐二官们的勾心斗角让张宏感到疲惫,和地方士绅们的敷衍联络让张宏感到厌恶。张宏当了二十几年的官儿,实际上这二十几年里他用在作画上的时间要比他用在政务上的时间多得多。
有意思的是,因为张宏对地方权力的大撒把,使得他的佐二官和地方上的士绅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地方进行掠夺,反而让张宏在官场上得到了个爱民养民的好名声,在士林中获得了个“闭门张”的好评价。
就这样喜欢大撒把,对地方治理放任佐二官和地方豪绅肆意妄为的张宏,居然因为在士林中在同僚中的好名声,升迁的速度非常的迅速。
不过才四十出头,他就成了荆州府这样的富庶大郡的太守长官。
然而命运就是这样喜欢和人开玩笑。原本以为自己会在州府任上太太平平的混到告老的张宏,在荆州知府的任上,先是卷入了朝廷高官二代和地方藩王女婿之间的利益冲突。后来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