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页)
sp   大哥的话里明显的带着和王书辉同仇敌忾,觉得自己遭到了秦良玉这个石柱之主的猜忌的味道。
    秦良玉听明白了自己哥哥的意思,一时间大感头痛。自己的哥哥和弟弟都不能理解自己,她怎么会不感到心力憔悴呢。
    正在秦良玉想要解释几句,准备和自己的哥哥弟弟解释嫌疑的时候,自己的儿子马祥麟突然站了起来。
    他用一种非常少见的坚定口气对秦良玉说到:“母亲大人!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对不对呢?”
    
    
。。。
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
    意识形态这种东西,它是要分成科学的和非科学的,正确的和错误的,有效的和无效的,可以实践和无法实践的这几种情况的。
    说起意识形态来,儒家的意识形态或者说被封建统治者不断的与自身统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相结合的儒家意识形态。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没有任何的科学成分的,错误的,无效的,无法实践的意识形态。
    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孔老夫子这个奴隶社会贵族出身的,在社会转型期间的吊丝政客,实际上他的那套政治理念是非常草根,立场是非常模糊的。
    他老人家在论述理念的时候,时不时的会表现出一定的精分特征来。有的时候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这是他的贵族出身决定的),有时他会站在被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有教无类和周游列国的实践让他接触了不少底层人民)。
    他之后的儒家学说继承人孟子也显现了这种精分特征。不过,不像孔老夫子这个多多少少还能沾上点祖宗贵族荣光的末代贵族。孟子是彻彻底底的从贵族变成了平民的纯草根。所以,孟子的吊丝气质比起孔子要浓厚的多。
    而且,不像孔夫子还能够凭着关系混上个一官半职,当上个省级政权的司法首长。孟子一辈子也没混上官儿当。所以,孟子的学说变得对统治阶级的意见非常之大,以至于让他说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彻底的自暴自弃的话来。
    不是儒家思想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是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现实出发,在充分的实践了法家、道家的意识形态之后,发现了儒家思想经过改造后最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所以,在秦始皇之后,在刘邦之后,在文帝景帝之后,汉武帝慧眼识人的提拔了董仲舒,把整个儒家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使之成为了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了。
    可是呢,吊丝他就是吊丝。草根他就是草根。无论怎么改造,无论怎么掩饰,那些直直白白白纸黑字的落在材料上的话,后世的那些封建文人们也是没办法回避的。
    我们可以这么说,就是单单的从改造后的迎合封建制度的儒家思想上讲。在理论上这个意识形态都没办法自洽。
    一方面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一方面又大谈“民贵君轻”和“造反有理”(“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
    以至于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个放牛娃和尚出身的人都觉得儒家的这种精分是要不得的,所以把孟子给清出孔庙了。
    所以说,越是尊崇儒家的意识形态,越是用儒家的意识形态为封建统治阶级辩护的人,他们就越怕被封建知识分子们尊成亚圣的孟子的话。用今天的网络词语来形容的话,孟夫子他老人家不太像儒家的粉丝,倒是有点高级黑的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